引言
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即使是经济较为发达,物质趋于丰富的今天,依然如此。因此,如何确保粮食生产既丰产又丰收,做到颗粒归仓,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很大程度上人们已能克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譬如台风现在虽不能控制,但气象台对天气的预测,便能提醒人们及早做好防范措施,使损失减至最少:收获季节,遇上连绵雨天,抢收回来的粮食,也可以用机械干燥,尽量做到既丰产又丰收。然而多少年来的实践表明,目前我国用机械对粮食进行干燥的情况未尽人意。虽然机械本身有不足之处,更重要的原因是生产体制和农村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政府部门对粮食生产的重视力度不够,实际措施少。
黄河流域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流域地区基本处于同一纬度,属于温带地区。由于历年来的过度开发及人口的压力,该地区大部分省份在我国属于欠发达地区,粮食产量不高,产后加工水平落后,已经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富通新能源销售木屑颗粒机、木屑烘干机等生物质燃料成型、木屑烘干机械设备。
1、流域内农业生产条件
1.1气候及自然条件
流域内各省基本处在同一纬度,属于温带干旱气候,雨量偏少。主要粮食收获季节的月平均气温在20℃左右,满足粮食收后自然干燥的气温条件。除个别年份和个别地区外,降雨量普遍偏少,满足粮食干燥日照条件,如表l所示。因此在正常年份,流域内收获的粮食都能及时自然晒干。流域内多山,人口密度大,人均占有土地量小。
1.2农业生产方式
土地承包责任制是我国目前土地使用政策,而且要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变。流域内大型农场只有零星分布,总产量很小。农民的粮食主要是自给,这是我国目前农村粮食供给模式。
农民每家的耕地很少,每年收获的粮食量也很少,少的几千斤,多的几万斤。收获的粮食主要是自己消费。
当前粮食主要是人工种植,机械种植的不多。种植栽培时间较长,收获时间也相差比较大。栽培的株距和行距不同,不便机械收割。
粮食种植品种多样化,种什么品种由农民自己决定。~个村庄种植几个到十几个品种的粮食是常见的现象。不同的品种成熟期不同,不能同时收割。品质也不同,不应在一起贮藏和加工。
流域内只有平原地区的小麦部分实现了联合收割机收获,其它作物绝大多数是人工收割,收割期较长。
1.3粮食种植品种及面积
如表2所示,流域内各省的粮食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水稻只在水利条件比较好的地方种植,面积不大。另外大豆和油料作物在部分地区也有较大面积的种植。
1.4粮食价格及农民生活水平
粮食价格最近几年大幅度下滑,有些地区的甚至出现了粮食价格低于成本的现象。如小麦平均成本为0.9元/kg,而有些地区小麦仅能卖到0.7元/kg。其它作物,如水稻、玉米等也面临同样的情况。
粮食价格低,严重的影响到了农民的收入。由于该流域内各省都是农业大省,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农业收入。除了山东省部分地区大面积发展了经济作物和蔬菜的种植,收入较高,内蒙古部分地区有牧业收入外,其它大部分地区的农民收入低,生活水平低下。许多地区农民的家庭生活及农业生产的投入靠外出打工来贴补。在一些地区,由于粮食价格低,农民已经不愿意在农业上投资了,出现了有水不浇地,有联合收割机不用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粮食干燥烘干机的发展现状
2.1国内外粮食干燥烘干机发展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的粮食生产,从耕作、播种、收获以至干燥都基本实现机械化。欧美国家,如美国、英国、丹麦、加拿大等国家的粮食于燥机生产率都比较高,如美国的贝克利公司,丹麦的西勃利亚公司都是生产大型粮食干燥烘干机的厂家,主要用于干燥玉米、小麦。国外的粮食干燥烘干机类型很多,规格也多样化,而且自动化水平都比较高。我国的近邻日本1925年就开始人工干燥粮食的开发研究工作,已发展几十年,经历了自然干燥一半机械化干燥一机械化干燥一程控全自动化干燥过程,目前干燥烘干机设计和使用水平都比较高。臼本虽然人多地少,但却有几家生产谷物干燥烘干机的专业厂家,如金子、静冈、山本、左竹等公司都是生产谷物干燥烘干机的专业厂家。他们生产的比较典型的机型是循环干燥烘干机系列,属于中小型的粮食干燥烘干机。南韩的粮食干燥烘干机大多属于这一类型。这种类型的干燥烘干机,对干燥粮食来说,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据资料介绍,日本1982年的干燥烘干机械化水平已达到90%。我们在粮食干燥烘干机械化方面要赶上国外80年代的水平,还必须花不少的力气。相信通过努力,借鉴国外的经验,是能够逐步赶上的。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同样农业机械化也离不开粮食干燥烘干机械化。7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的农机部门纷纷开展粮食干燥烘干机的研制工作,开发出很多规格的谷物干燥烘干机。有的已经鉴定,井在生产中得到较好的应用,如黑龙江垦区、辽宁省、四川省、江苏省等都是应用粮食干燥烘干机较好的地区。
根据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调查,与同为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江苏省比较,1997年珠江二角洲主要机械化项目,整地、栽植、联合收获、谷物干燥的机械化水平分别为74%,O.l%,1,5%,0.004%:江苏省分别为86%,0.5%,26%,1.54%。为此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2010年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求珠江三角洲2005年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并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和研讨活动。
2.2流域内粮食干燥烘干机发展现状
表3显示了1988年底全国部分省份联合收割机、脱粒机和干燥烘干机的拥有量。对比可以发现:
(1)收割机、脱粒机与干燥烘干机的比例严重失调。虽然目前的粮食机械收割机和脱粒机拥有量比较大,但机收和机脱粮食的比例还很小。就小麦收获来说,平原地区大概有80%的小麦用机械收割,山区机收的比例远远小于这个比例。水稻的机收率非常底,玉米、大豆目前基本上机收率为0。但从目前的干燥烘干机拥有量来看,还远远不能满足机收的粮食烘干需要,更不能满足全部粮食干燥的需要。
(2)各省的粮食干燥烘干机发展不均衡。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机械化水平比不上先进省份的机械化水平,差距很大。至于落后地区,机械化水平更低,差距更大。比较发达的地区干燥烘干机拥有量比较大,而欠发达地区干燥烘干机拥有量比较小,有的省份基本上是空白。因此有很多推广r作可做。
3、推广粮食干燥烘干机面临的问题与机遇
3.1面临的问题
实现粮食干燥烘干机械化,目前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忽略的制约因素。
(1)单户收获的粮食数量不多,粮食干燥烘干机利用率不高;
(2)粮食价格太低,农民无法承受机械干燥费用:
(3)有关农机化发展的政策尚未落实。如粮食自给工程资金,商品粮基地建设资金等农业发展专项投入中,农机化份额不足:
(4)地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支持农机化发展能力的差别,影响了整个区域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5)农机科研经费不足,导致一些适合当前农村需要的粮食干燥烘干机难以进行研制和改进,对国外先进机具的引进和适应性试验难以进行:
(6)农机管理体制不顺畅,职能分散。市、县农机管理机构分属农委、计委、经委、交委等多个部门,门口不一,政出多门,影响了农机化方针政策的贯彻,严重影响了支持农机化发展资金的安排和使用。
根据1998年珠Ⅱ三角洲几个农机推广‘中心试点的情况表明,用机械干燥粮食的成本与人工晒谷的成本比较,虽然数字不很一致,但总的情况还是机械干燥的成本偏高。番禺农机推广服务中心夏收用机械干燥粮食的直接成本(未计人工和机器折旧)为每担粮食3.4元,人工硒谷的费用是6元:珠江农场统计的上述两项数字分别为3元和5.8元:中山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的统计数字是3.7元和4.4元。推广站向农民收取的费用基本上是每担粮食6元。如果计入机器折旧和人工费用(因无统计数字),机械干燥比人工晒谷的成本偏高。以上这些地区1998年的情况基本上是夏收期间农民纷纷运送粮食到站干燥,秋收则无人问津。因为秋收期间天气晴朗,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人工晒谷,粮食因不及时晾干而霉变的损失不大。这里面有观念问题,也有价格问题。
从干燥烘干机械的适应性来看,现有的干燥烘干机一般对粮食的纯净度要求较高。然而目前采用的联合收割机收获粮食比例不大,大部分以人工收割配脚踏脱粒机,粮食夹杂禾草太多,不能直接进入干燥烘干机,机械干燥前还必须配备清选机清选,以适应干燥烘干机的使用条件,这就给农机科研人员提出新的课题。虽然过去有些部门研制过清选机,但未形成产品。而且干燥前清选既延长了粮食收后处理时间,而且提高了操作费用。研制适应目前这种情况的干燥烘干机械势在必行。
3.2推广粮食干燥烘干机有利因素和潜在市场
3.2.1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政策向农业倾斜
近几年来,从中央到省,一再强调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加强。各级政府重视农业的同时,把农业机械化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证。
江泽民主席1998年6月15日在湖南、江西考察时,发现农民在公路上晾晒粮食,当即批示:在公路上晒麦子,过去就有,至今还没有解决。不仅影响交通,而且对外形象也不好。原因是农民没有晒场。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有烘干设备。能不能像机械化收割一样,集中力量解决烘干设备问题。我看有可能,关键是决心、组织和落实。温家宝副总理随后发出指示,要求国务院各部委、各省市,耍把粮食烘干机械化摆上工作日程。研制一些方便农民、小型灵活、节能低耗的烘干设备。
2001年3月朱熔基总理在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上进一步强调了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意义,并将进一步对农业的生产放宽政策。
3.2.2对粮食品质的要求提高,迫使农民改变以前的观念
农村耕地量逐年减少,目前基本无晒场晾晒粮食,公路晒粮影响交通安全,而且影响粮食品质,甚至影响人体健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粮食出口,对粮食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粮食种植结构正在调整,优质粮食种植面积逐年提高。获得优质的粮食不但要求有好的品种和科学的栽培管理,也对收后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晒场晾晒由于卫生等诸多问题很难达到干燥要求。目前高品质的粮食价格明显高于低品质的粮食,有时甚至高出一倍。高品质的粮食有比较高的利润,低品质的粮食无利润,甚至赔钱,这一点农民心中最清楚。
3.2.3收获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为干燥烘干机械化创造了基本条件
近儿年来,粮食联合收割机的销售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管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这意味着干燥烘干机也必须与这一市场相适应。因为收割机收获的速度比人工收获快的多,土地资源紧张,各地几乎没有晒场,靠公路两旁作为晒场使用,这是不允许的,只是权益之计。何况遇上雨天,根本无法解决干燥的问题。因此,干燥烘干机发展速度必须尽快跟上,与之配套,否则将制约联合收割机的推广,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农业机械化的角度看,整个粮食生产机械化必须配套,才能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曾在《推进珠江三角洲农业机械化的调研报告》中提出,谷物干燥方面2000年和2005年机械干燥粮食分别达到6万t和14万t,分别占早稻总产量的2%和5%。谷物干燥烘干机的拥有量分别为1400台(套)和3500台(套),年均递增48.8%。流域内各省也应该向广东省一样,制定发展计划。
3.2.4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农业机械化要求日趋迫切和强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的愿望日益迫切,对农机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在河南省孟津县做试验时,切切实实体会到了农民的这种激情与渴望。
3.2.5有一支事业心较强的农机管理和科研队伍,是保障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几十年来的建设,区域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比较健全,管理人员素质明显提高, 已成为保障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机科研部门日益壮大,研究水平逐年提高,目前可以开发和生产各种类型和容量的干燥设备,为农机化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4、措施与对策
4.1实现粮食干燥烘干机械化的模式
目前国内外粮食干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4.1.1单机操作模式
单机操作模式就是指农户自己购买干燥烘干机自己使用,或专业户购买,单纯的进行干燥作业,收取一定的加工费。
4.1.2干燥中心模式
干燥中心模式是在某一地区建立干燥中心,需要干燥的粮食都送到这里来进行干燥。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干燥中心不设粮仓,干燥中心只替农户干燥粮食,收取干燥费用;一种是干燥中心设有粮仓,干后的粮食可就地销售和储藏。
目前我国在东北有类似的粮食干燥中心上百处(以处理玉米为主)。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番禺已建成稻谷干燥中心,现在只进行干燥作业。其它地区的稻谷干燥中心也在积极的筹建过程中。
4.1.3加工中心模式
粮食加工中心是以干燥烘干机、砻谷机、分选机为中心,由进货、计量、包装等机械设备群和以储粮塔为核心的建筑物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搬运设备群构成。稻谷加工中心的规模以储藏部分的收容能力来决定,多数为一个设施的规模2000~3000t。有些小型的粮食加工中心不设粮仓,只进行粮食的加工,但不储藏。
日本的乡村粮仓实际上就是一种稻谷加工中心。该类型的乡村粮仓主要分收货作业区、干燥和储藏作业区、大米加工和发货区(砻谷、包装)、精选检验区组成。各区配备相关的设备,各区之间由输送设备相连。
4.2措施与对策
推广粮食干燥烘干机应从实际出发,鉴于目前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作者认为推广粮食干燥烘干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借鉴国外模式,建立推广基金,对粮食干燥烘干机购买者实行政府补贴。财政补贴的办法可由低息贷款或奖励的办法实现,使农户能够承担或使专业户有较好的利润。
(2)实行单一品种制。在某一地区,实现统一提供适合本地区生长条件,市场前景好的粮食种子或秧苗,实现地区性单一品种种植。
(3)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宣传和引导。公路晒粮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干燥烘干机械化是未来粮食干燥发展趋势。实现粮食干燥烘干机械化是一劳永逸的办法,而且会产生多方面的效益。
(4)进行研讨,作好计划和试点工作。各地的情况不一样,不能搞同一模式。应采用适合当地具体情况的办法,首先在一个地方作好试点和示范。总结经验后再推广。
(5)疏通粮食销售渠道。这是市场经济原理,如果粮食好卖,而且有较好的利润,农民自然而然的就会投资发展粮食干燥烘干机。
(6)开发合适机型。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可首先开发多用途的粮食干燥烘干机。流域内主要粮食为小麦和玉米,干燥烘干机应能适合这两种粮食的干燥。在山区可推广小型简易的粮食干燥烘干机。
针对目前土地使用情况和粮食供给模式,根据当地的经济及粮食产量可分别采用以下几个步骤来推广粮食干燥烘干机,实现粮食干燥烘干机械化。
4.2.1推广小型干燥烘干机
在目前土地使用和粮食供应的模式下,干燥时每户的粮食肯定要分开,因此干燥作业时要一户一户的进行。由于每户的粮食有限,单户购买干燥烘干机显然不经济。几户联合购买的方式实现干燥则可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不足,但干燥烘干机的生产率不可能大,大了不实用。像目前进行的小麦收割一样,由专业户购买,收取加工费的办法实现机械干燥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粮食的干燥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10h,每家的粮食量不大,采用的干燥烘干机的生产率不高,利润也不可能太高。因此在这种土地使用模式下,几户联合购买是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当前农村情况,但由于功率小,成本也比较高。而且是分散使用,不便维护和管理。
4.2.2建立干燥中心
在产粮区建立粮食干燥中心,统一干燥,收取干燥费用。可以维持目前土地使用模式和粮食供应模式,也可以在维持目前土地使用模式下,改变粮食供应模式。
4.2.3建立粮食加工中心
在维持目前土地使用模式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变粮食供应模式,在产粮区建立粮食干燥和加工中心。实行湿谷统一作价收购,通过折算系数,折算成标准粮食。由加工中心干燥、储存和加工。农民所需的粮食由加工中心提供,国家商品粮也由加工中心提供。加工中心应是微利运行,建设费用可以考虑由无息贷款的形式提供,以降低农民负担,保证加工中心的顺利作业。在经济发达地区也可以考虑由政府投资建设。
4.2.4建立家庭农场,机械化干燥由农场决定
改变目前的土地使用模式和粮食供应模式,建立大量的家庭农场。土地由少部分农民承包,其他人员实现上业分流。家庭农场是规模经营,有条件也有必要实现种植、收获和干燥加上的机械化。目前在工业发达地区已出现家庭农场的雏形,但在产量区全面实行可能还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5、结语
实现粮食干燥烘干机械化是必由之路,但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是以那种模式来实现粮食干燥烘干机械化。这不单是科研单位的责任,而且需要政府、科研单位和用户共同的研讨问题s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