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搅拌输送新闻动态
富通新能源 > 动态 > 烘干搅拌输送新闻动态 > > 详细
移动式多用途粮食干燥烘干机的研究与开发
发布时间:2013-07-07 07:53 来源:未知
前言
市场经济是遵循价值规律动作的,以价格供求、竞争、倒闭、风险、重组等机制条件配置各种要素和间接资源,从而实现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农业产业化要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必须把农村能源建设与种植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作为再生资源的麦秆、稻草、玉米秆等全国各地每年大量废弃或焚烧,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与资源浪费。为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粮食产地烘干专用设备,适应农村结构调整,增强国际竞争力,应对各方面的挑战我们研究与开发“移动式多用途粮食干燥烘干机”势在必行。
富通新能源销售木屑木屑颗粒机、木屑气流式烘干机等生物质成型、烘干机设备。
1、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国内需求
目前在国际国内上,干燥烘干机的加温加热一直是采用煤和燃油,根据我国农村的经济现状和现有资源,废物利用是我们科技人员为广大农村的农民全面建设进入小康社会的主要研究对象,也是科技创新解决问题的手段。对干燥烘干机的设备结构、配套及功能进行了重新探索,使其广泛地适合于粮食产地,乡村基层单位粮食专业化、种植大户等其它行业用于玉米、小米、大豆、稻谷的干燥处理,还可在全国、食品等其它行业用于谷物及小型种子干燥,因此该项目的实施具有现实意义及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2、“移动式多用途粮食干燥烘干机”的结构及特点
2.1、采用高科技手段解决不同物料产气差异,使该项目具有不同原料适应性,能源转换率高,热温度均匀,减少环境污染,设备运行时燃料成本低。例如:1公斤小麦应该直接费用低于1.5分人民币。
2.2、对传统的混流式干燥工艺进行改进,在原有基础上经过计算机优化设计结构参数,利用小角状盒和盒间小间距,降低粮层阻力,不但适合于大粮食如玉米、大豆等的干燥,还适合于小麦、水稻的干燥,也可适合于小粒作物如油菜籽、葱籽等干燥。
2.3、无级变速排粮机构使该干燥烘干机可根据原粮水分、成品粮水分的不同适时调节粮食流量,控制每一次循环的降水幅度,同时该机构能保证粮食在干燥烘干机内整体向下平移,必要时可加快周边粮食流动速度,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成品粮的水分不均匀度。
2.4、可根据不同烘干对象调整输入烘干机的热风温度,并保持风温稳定。风温调整范围为40℃-120℃。
3、移动式多用途粮食干燥烘干机工作原理在上述工艺流程图中,着重解决秸秆燃气干燥粮食的重要环节,节能、无污染、减少粮食损失。
4、主要技术指标:
该机器有较高的科技创新性是高新技术在农业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成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解放劳动力,减少污染、节能,同时一定能够达到技术成熟,设备性能可靠。主要技术指标:
干燥烘干机仓容:500-2500 kg。
生产量(小麦):1000kg/h。
供热器效率:68%。
降水幅度:2-3%/h。
粮食污染:无。
单位热耗:小于6700(KJ/KG. H20)。
热风温度:40℃-120℃范围内可自行设定。
烘干成本:烘干1公斤小麦直接费用低于105分人民币。
5、该机具的应用前景及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作物秸秆是一种巨大的生物质资源,多年来作物秸秆一直是中国农村的主炊事及取暖燃料。每年用掉大量的机构,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及资源的浪费问题。我们沈阳市农机化研究所要研制“移动式多用途粮食干燥烘干机”,就是充分利用这种秸秆新能源,来发挥高效、节能、环保、利废几大优势,原物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资源丰富,经济适用
可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燃烧物秸秆资源,制造热气,即降低能源成本,又为废弃秸秆寻求了利用资源、省时、省料、节能高效。
5.2、净化空气,改善人居环境,节约能源利用秸秆资源,可减少95%的烟尘排放量,净化空气质量,使粮食种子无污染,实现了燃气革命,达到绿色食品保健康的目的,同时燃烬的草木灰可替代磷肥使用。
5.3、解放劳动力,增产增效
利用秸秆资源燃气干燥烘干机设备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而干燥是许多农副产品加工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干燥工艺及设备落后而使收获季节中大量农副产品腐烂、变质造成巨大损失。据资料统计每年因霉变而损失的谷物达数十亿公斤,约占全国每年粮食产量1%-3%。通过干燥,即保证了产品长时间贮藏,又提高了产品质量。
同时该设备投入生产后扩大国内外的销售量,增加外汇收入。结束语
这个项目的研究将高新技术和高智能技术流进了我们研究所中,对原有技术项目是一个促动,对今后项目的展开也是一个推动,它将给我们研究所带来又一个科技项目含金量高的春天。
我们这个项目以农业产业化要发展“变废为宝”为原料的准则,这样即保护了人类生活环境,又琐碎满足了市场需求,又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所以物资生产运作必须与环境保护工程并存,同步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农业产业化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