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搅拌输送新闻动态
富通新能源 > 动态 > 烘干搅拌输送新闻动态 > > 详细
烘干机系统操作及管理问题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3-10-26 08:48 来源:未知
东北三省与内蒙地区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产量占全国的30%~40%,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玉米收获水分通常达20%~35%。高水分玉米需要通过烘干处理,降至安全水分以后才能入仓安全贮藏。2000~2002年国家连续3年从国债中安排资金,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地区共建成187套连续式粮食烘干设施,形成年干燥能力53亿kg,基本上解决了高水分粮食烘干降水和烘后粮食品质问题。但是,由于受到粮食体制改革的影响,粮库工人大规模下岗分流,以及粮食企业的工人收入较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粮食系统技术工人流失严重,如果管理上重视程度不够或者管理方法不当,极易导致烘干设备利用不好,甚至发生大的事故。就此情况我们现场考察了辽宁省的部分具有大型烘干设备的粮库,下面以我省某一粮库烘干机系统运行情况为例,探讨烘干机系统操作及管理的共性问题。
1、烘干机系统基本情况
1.1工艺流程
该库烘干机系统设计的烘干塔降水幅度为10%.处理湿粮300t/d;烘干塔主体为两塔结构,中间为进风室,两侧各五段顺流干燥段,一个顺逆冷却段。配套的热风炉为郑州黄河锅炉辅机厂生产的JLG-Ⅱ-5型燃煤热风炉,其工艺流程见图l。
1.2系统运行情况
(l)每个烘干期开始之前,热风炉烘炉7d,同时检查烘干机系统的附属设备。在烘干期内,清塔清炉后再次生产时,热风炉可直接点燃而不需再烘炉,大约1h左右,温度可达到要求。
(2)该库烘干塔在正常烘干过程中,每班4人,控制室1人,上煤、出渣各1人,外面清理现场兼巡视1人,实行三班倒,每班交班前将热风炉内挂壁的煤焦及炉灰清理干净。
(3)正常生产过程中,15~20d清塔清炉1次,一般ld左右清理完成。
(4)烘干班长南控制室操作工担任,每小时记录一次烘后粮水分、炉温、热风温度、炉排转数、排粮电机的转数、每天的用煤量和用电量,根据尖杯式快速测水仪测量的烘后粮食水分和烘箱所做的烘后粮食水分状况,调整炉排及排粮电机转数,从而保证烘后粮食的水分。
2、运行期间发现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2.1产生的问题
系统建成后曾多次发生烘干塔着火、热风炉内挂壁现象严重和烘后粮食水分不均度大等问题。
2.2原因分析
2.2.1烘干塔着火
热风炉砌筑完成后,由于基础沉降等原因造成换热器上拱的挡火墙破损,使得烟道气短路而直接烧坏后部换热器,致使火种直接进入烘干塔,造成塔内粮食着火;另一方面,烘干塔在上粮过程中,有粮食进入热风室,长期受热风烘烤而发生着火。
2.2.2热风炉出现严重挂壁现象
煤的含硫量过高,致使炉膛内结焦挂壁,烟气向换热器输送不畅,严重影响到炉子的换热效率和正常的供热效果。
2.2.3烘后粮水分不均度大
(1)烘干过程中原粮状况不稳定,火车运进来的有35%左右的高水分粮,筒仓内有水分30%左右的原粮,造成烘干过程中排粮转速不断调整,烘后粮水分忽高忽低。
(2)煤的质最参差不齐,造成每班必须清理壁上的煤焦,将大块煤焦钩出炉膛。清理和打掉挂壁煤焦需20min.此时要停鼓风机,热风炉温下降到250—300℃,热风温度下降约在50~60℃,等炉温和热风温度恢复正常时又要20 min左右。另外还增加了上煤和出渣的作业量(如果煤质较好时,每班出渣约为7—8车,煤质不好时约为16~17车),煤的质量客观上也影响了烘后粮的品质和水分的波动值。
(3)操作工操作水平影响烘后粮效果。工人在调整排粮电机转数时,有时调得太慢,有时调得太快,也是造成烘后粮水分时高时低的原因。
(4)管理不善造成。当时该库为了减少烘后粮过度破碎,粮食从烘干塔出来后不经清理直接由车队运走。由于库里把每一班的出机干粮量作为对操作工人的一项考核指标,同时粮库的运输车辆都已承包,因此交接班前,在清理炉内挂壁同时,出现过操作工人为放大流量,给下一班操作带来麻烦(人为调大流量但排粮转数仍为正常操作时转数),造成粮食水分不均的情况。
3、建议
(1)有烘干机系统的粮库,在作业期间要经常检查热风炉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2)上粮完成后,要及时清理进入热风室的粮粒,停机期间及时清塔,尤其注意及时清理挂在角状盒上的异物。
(3)把好烘干用煤这一关,煤的发热值最好要在5000大卡以上,尽量选含硫量低的煤源。
(4)把好原粮关,把原粮按水分差值分堆存放,分批进行烘干,同一批次烘干的原粮水分差小于3%。
(5)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