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技术推广应用的功效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取代薪柴,便于农家使用,利于养护林地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生物质资源的可收集性和运输性,便于集中和规模化利用;
●集中制炭,出口创汇,使农作物秸秆的原始利用价值提高一个数量级,提高农民收入,也利于培育森林;
●用作压缩饲料,解决边远牧区冬季饲料问题;
●集中气化和液化,将气化和液化设备的容积负荷提高2~3倍;充分发挥固定床技术的优势,进一步降低加工成本;
●整机出口创汇。上规模而又低成本的生物质成型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在国际市场。 生物质型块的加工生产,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本项目建议中,仅就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生物资型块用作饲料的情况,从技术经济方面加以说明。农作物秸秆经粉碎后高压成型,密度可达lg/Cm3以上,体积大大减小,便于储存和长途运输。在到达目的地后,使用前只需用水喷洒即可将其离散为牲畜饲料。在120MPa高压下成型,纤维素结构发生变化,牲畜的口感更好,更利于消化吸收。作为冬储饲料,可以有效解决牧区牲畜过冬时饲料短缺的问题,因此,深受广大牧区牧民的欢迎,每吨压缩饲料的售价可达400元左右,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潜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解决了农作物秸秆的出路问题,消除了农作物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同时将冬储饲料经济有效地远距离运送到西部广大牧区,对于减缓过度放牧对牧场的压力,改善西部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物质高压成型技术现有的生物质成型主要有螺旋挤压和模压成型两类。从国内情况看,前者主要用于生产棒状的制炭原料,后者主要用于加工饲料。这两类设备的主要问题是生产率低下,单位产量的投资和能耗高,难以推广应用。如螺旋挤压成型,生产率100kg/h,单位生产能力投资20万元/吨,单位能耗> 100kwh/t,且螺旋因高温高压的工作条件,使用寿命仅150h,最新研究成果也不过500h。我国农业部就秸秆的开发利用技术,连续数届科技攻关,而未有突破性进展。以往限于生物质成型技术未能实用化,生物质预处理技术停留在粗加工水平上。如西欧某些工业国的秸秆扎捆燃烧,国内外通行的饲料粉碎,高品位燃料的转化研究也只得立足于在切割粉碎基础上的流化床和沼气化技术。制约着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发展。 清华大学在国家九五科技攻关专题”生物质型煤及燃煤催化剂脱硫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在大量试验基础上成功地开发了国际首创的生物质型煤成型技术,使生物质高压成型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此成型技术属生产率最大的工业对辊成型范畴,开发的新型轮能有效地利用生物质纤维的交联作用实现工业型煤的非粘结剂成型。且成型后的型煤不用烘干固结即有上千至数千N/个的抗压强度。故能大幅度提高工业型煤的技术经济指标。新型轮的工业成型条件要求很宽,经通用粉煤机粉碎和风干的末煤,以及经国产饲料粉碎机(2 - 4mm筛孔)粉碎的风干秸秆(包括玉米秸、稻草和杂草等),按15-100%的生物质配比混合后均可成型;且生物质配比越高,型煤强度越好,成型功耗越低,用于全生物质成型的效果更好。与日本同类技术相比,新型轮技术经济指标成倍提高,型煤(生物质配比15-25%)成型压力降至120MPa;成型电流由56 - 58A的空载电流上升至70 - 75A(试验配套电机75KW),按此成型电流计算的成型功耗<17kwh/t,此型煤成型功耗仅为生物质螺旋挤压成型的1/6,全生物质成型功耗会更小。该技术应用于纯生物质的成型更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和经济性能。在此基础上针对纯生物质的成型开展改进性设计,调整型轮结构和尺寸,改进减速传动机构,其技术经济性能会更优。
鉴于农作物秸秆分散分布在各个农村的特点,全生物质工业对辊成型机的机型也可分为以分片集中成型和车载流动成型两种方式生产生物质型块。集中成型和车载流动成型的设备投资基本相当,但前者管理起来较为方便,生产安全性高。建议目前主要以分片集中成型为主要形式,每方圆30公里左右的范围建立一个生产点,可以考虑每县建一个生产点,与片内农户签订收购合同,按照生产需求安排农民在不同的时间将风干的农作物秸秆送至加工厂,既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又可将秸秆堆存量减至最低,减少生产用地。
三门峡富通新能源生产销售木屑颗粒机、秸秆压块机等生物质燃料饲料成型机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