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富通新能源生产销售的颗粒机、饲料颗粒机、秸秆压块机等生物质饲料成型机械是养殖户们的不错的选择。
1、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研究
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和适应性与蚕品种有关,不仅品种之间存在差异,在同一品种同一蛾区的个体之间,摄食性变化也很大。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进行了家蚕不同原蚕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调查,说明日系品种蚁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好者居多,中系次之,而欧系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良好者较少。徐俊良等进行了不同蚕品种对桑叶粉含量不同的人工饲料摄食性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种人工饲料的摄食性随着饲料中桑叶粉含量的增加,各品种疏毛率逐渐提高;原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较差,但对于较高桑叶粉含量的饲料,部分原种也能表现出很好的摄食性。徐俊良等研究表明,同一蚕品种个体间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存在差异,对桑叶粉及蔗糖等摄食促进物质的感受性,高食性蚕比低食性蚕敏感;而对豆粕粉中摄食阻碍物质的感受性,低食性蚕比高食性蚕敏感。
2、人工饲料配方研究
2.1人工饲料蛋白源及其吸收利用的研究家蚕人工饲料研究中最初以大豆蛋白或精制脱脂大豆粉作为蛋白源,但价格较高,为降低饲料成本,国内人工饲料配方多以豆饼粉或豆粕粉代之。邰宁文等进行了稚蚕人工饲料中菜籽粕添加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菜籽粕添加的适宜范围为5%~10%,可作为人工饲料的蛋白源,降低饲料成本。张传溪等用含豆腐渣粉末的小蚕人工饲料饲养1~3龄小蚕,认为小蚕对含15%豆腐渣粉末的低成本人工饲料的取食量,比对普通人工饲料的大,且生长速度快。徐俊良等进行了关于选择人工饲料合适蛋白源素材依据的研究,认为蛋白质是构成蚕体的基本物质之一,同时桑蚕具有利用饲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高效率地合成丝蛋白质的生理特性,所以蛋白质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桑蚕的成长和茧丝生产。
2.2人工饲料维生素、无机盐及生长促进剂研究张国政等对稚蚕人工饲料中几种微量元素的添加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柠檬酸钛,对1~2龄蚕的生长发育未见有促进作用;以柠檬酸混合稀土形式向基础饲料中加入,其生长发育没有得到促进反而略受抑制;饲料中添加1%磷酸高铁,对稚蚕的生长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韦亚东等研究了人工饲料中几种钙盐及丙酸适宜添加量对稚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酸钙的适宜添加量在1.0%左右;碳酸钙的适宜添加量为1.0%和4.0%;氯化钙的适宜添加量为0.50/0。2%;丙酸的适宜添加量为0.25%左右。程安玮等研究了颗粒人工饲料中VB的添加量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VB对家蚕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超过一定浓度后,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2.3成型剂的筛选家蚕人工饲料一般以琼脂、淀粉作为成型剂。由于琼脂价格昂贵,占原料成本的1/2以上,因此筛选廉价成型剂,以取代琼脂等传统成型剂,是降低人工饲料成本的关键。张亚平等以淀粉和卡拉胶为成型剂,研究了人工饲料不同成型剂对稚蚕饲育的影响,在含桑绿枝粉稚蚕人工饲料配方中,进行稚蚕饲育对照试验,除2龄眠蚕体重外,各项饲育成绩无显著差异。黄健辉等研究表明,卡拉胶的溶解温度、固化温度、凝胶融化温度和持水性等各项指标都接近或优于琼脂,以其配制的人工饲料对桑蚕的生饫发育无不良影响。崔为正等研究表明,玉米粉作为家蚕人工饲料成型剂,具有良好的成型性能和保水性能,并具有促进蚕儿摄食和生长发育的作用。
2.4防腐剂的筛选家蚕人工饲料一般以山梨酸、丙酸为防腐剂,在实验室条件下,一般可满足饲料防腐的要求,但在农村养蚕生产上,由于条件比较简陋,难以达到无菌育或清洁的要求,因此,防腐剂及抗菌素的筛选对提高饲料的防腐性能和防病效果是十分必要的。朱金娥等研究表明:在家蚕人工饲料中复合添加一定比例的山梨酸与丙酸,防腐效果明显,家蚕生长良好。何勇等对家蚕人工饲料防腐剂DF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DF在高温多湿的养蚕环境中对家蚕人工饲料中的霉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防腐效果明显优于山梨酸和丙酸等防腐剂。缪云根等对人工饲料防腐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梨酸的防腐效果最好,其次是丙酸,再次是苯甲酸钠。
2.5桑叶粉及糖类添加效果的研究桑叶粉在人工饲料中主要是作为摄食促进物质,而提供营养是次要的。在早期人工饲料配方中,桑叶粉含量一般在50%以上,从而导致饲料成本升高,营养价值降低。所以减少桑叶粉在人工饲料中的含量,是国内外研究的目标之一。缪云根等进行了人工饲料桑叶粉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桑叶粉含量过低,势必影响其摄食性。从饲料的成本、蚕的摄食性和生长发育状况看,收蚁用人工饲料桑叶粉含量以20%~25%为宜。张传溪等研究了人工饲料含糖量对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以4%含糖量的人工饲料饲育1~3龄蚕,疏毛率、发育速度和体重等指标均最好。王超云等对稚蚕人工饲料中桑绿枝粉的添加效果及加工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以添加桑绿枝粉的稚蚕人工饲料的各项成绩最为理想。
2.6人工饲料酸碱度及含水率的研究为提高饲料的防腐能力,减少营养成分的分解,要求人工饲料必须是酸性的。黄健辉等研究了人工饲料pH值和缓冲性能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的缓冲力、pH值以及缓冲液浓度对家蚕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在检验的pH值4.0~5.5范围内,饲料pH值对家蚕生长发育和适口性的影响要小于饲料缓冲力,而略大于缓冲液浓度。黄健辉等研究了家蚕不同发育阶段饲料适宜的pH值,结果表明:蚁蚕摄食和稚蚕饲育的最低人工饲料pH值分别为4.3和4.5;壮蚕人工饲料的适宜pH值范围是4.4~4.7。
3、家蚕食性遗传方式的研究
代方银等进行了家蚕广食性系统GS01对甘蓝摄食性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GS01对甘蓝的摄食性由显性主效基因控制,推测同时存在修饰基因的作用;在其他系统中发现了CSOI对甘蓝摄食性的显性抑制基因。李卫国等[22]对家蚕人工饲料摄食性遗传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得出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遗传符合加性一显性一母性影响遗传模式。何勇等对桑蚕人工饲料摄食性的遗传研究表明,摄食性主要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基因效应中加性效应大,伴有母性基因效应,无显性效应。
4、生理生化的研究
为查明桑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差异的生理原因,许多学者开展了对人工饲料食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崔为正进行了桑蚕摘除部分感觉器对人工饲料摄食性影响的研究,发现桑蚕摘除了触角、下额须或下额瘤状体后,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均显著提高,摄食性个体差异减小,对桑叶或人工饲料趁性强的个体,其摄食性较高。胡增娟25]对线性规划人工饲料中粗蛋白含量对家蚕若干生理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IP饲料中豆粕粉和粗蛋白含量的增加,蚕的饲料效率提高,但超过一定限度,蚕的摄食性和消化吸收机能被抑制,生长发育不良。李春峰对人工饲料育家蚕中肠和血液中几种消化酶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饲料育蚕与桑叶育蚕中肠消化液淀粉酶、磷酸酶活性变化有明显差异,海藻糖酶以及蛋白酶等活性变化差异不大。
5、结语
我国家蚕人工饲料的开发研究,反映了我国养蚕技术的进步与革新,也是我国蚕业生产在21世纪取得更大发展空间所必须采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它符合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条件改善对省力化养蚕提出的要求。家蚕人工饲料的开发研究,应该在现行生产用品种中,筛选出比较适应人工饲料育的品种;研究开发适合这些蚕品种的小蚕人工饲料;优化人工饲料配方、加工工艺,对收蚁、养蚕、消毒和防病等技术体系进行规范化,解决人工饲料育蚕的发育整齐度和眠起处理技术;开发小蚕人工饲料育,使小蚕人工饲料育尽快实用化;开发研究适合目前多丝量品种的小蚕人工饲料,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人工饲料饲育体系,使人工饲料共育在生产中得到应用。人工饲料养蚕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必将成为我国现代化蚕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