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少碳排放和提高能源自给率,国际能源巨头纷纷加码生物燃料研究,国内中石化在生物航煤、生物柴油等生物质燃料的研发力度也较大。美国能源部预计,到2017年,全球生物燃料市场规模将达到811亿美元,相比目前增幅逾1倍。而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最新预测,2020年生物航煤将达到航油总量的30%。未来十年,全球道路运输方面对生物燃料的需求也有望激增近六成。
生物燃料之所以受到热捧,与其自身的特质是分不开的。生物燃料泛指由生物体组成或萃取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生物燃料具有清洁性和可再生性并且具有良好的可贮藏性和可运输性,可以替代液体燃料。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油价的频繁波动以及投资环境的恶化对生物燃料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在过去几年中,我国生物燃料在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方面的发展较为突出,作为低污染的新型能源,生物燃料的优势对现存化石燃料其有一定的替代作用。而且生物燃料燃烧时排放的CO2远低于原料植物生长过程中吸收的CO2,从而有助于改善全球变暖这一有害于人类的重大环境问题。因此生物燃料受到了能源巨头的热捧”。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能源行业研究员马思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此外,生物燃料可能带来的巨大收益也是能源巨头大力投资的原因之一。“生物燃料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生物、化学领域的尖端技术,潜力无限、概念良好,若能有实质性突破必将为能源巨头带来巨大收益。加之国际能源巨头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望非常强烈,理论研究、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工程试验等工作持续开展”。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对记者解释道。
当前政府和企业已经加大生物能源扶持力度。发改委要求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表明对新型生物燃料业的前景看好。中石油旗下化工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完成了以浮萍为廉价原料炼制生物燃料的研究。另外,中石化成功研发以餐饮废油制造生物航煤技术。但就整体而言,我国在生物燃料领域中仍面临不少问题。
马思明指出,生产成本过高,是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的首要障碍。由于生物燃料的原料成本很难得到有效控制,产业链也尚未培育成熟,因此目前涉及生物燃料领域的企业主要是大企业,中小企业很难涉足,阻碍了产业的全面发展。
除了成本因素外,原料资源基础薄弱、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缺乏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扶持政策和市场环境不完善等都影响着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萧函表示,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企业研发动力不足是导致我国生物燃料产业无法做大做强的关键因素,若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应共同努力,及早建立高效的产学研联盟,促进核心技术领域有所突破。
据悉《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已初定我国2015年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到300万吨,这意味未来5年我国将新增120万吨的生物燃料乙醇产量。生物燃料的前景将非常可观。
但需要指出的是,与其他能源利用方式相比,生物燃料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产业化的实施需要多重因素共同保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体现会非常缓慢。萧函指出,风能、光伏等新能源已经开始大规模利用,页岩气、煤制气的开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生物燃料的需求,从而使得该产业呈现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特征,因此,发展生物燃料必须做好长期准备。
转载请注明:河南省富通新能源生物质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