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R由粗饲料、精饲料和辅料组成。长期以来,人们多把注意力集中于精饲料和辅料,而粗饲料一般不被重视,也不愿意在粗饲料上有较高的投入,这其实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在影响奶牛产奶量的主要因素中,品质遗传因素占30%,饲料饲养因素占50%,管理因素占20%。我国奶牛饲料结构一直较单一,仅为不带棒的青贮玉米和精料混合料,优质干草的比例较少,而且精粗饲料搭配大多是根据经验,不能做到营养的合理供给。在奶牛精料构成方面,各国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在粗饲料方面,美国和加拿大主要以优质苜蓿干草和青贮料为主,通过青贮可以提高饲料30%-50%的利用率,而且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在我国因苜蓿干草价格高,养殖户多不使用,有些养殖户最多添加些干玉米秸或干麦秸。其实,奶牛日粮中加入苜蓿干草不仅可以调节瘤胃的pH,而且可补充饲料蛋白,既有利于奶牛健康,节约了治疗费,又延长了奶牛的使用年限,有利于产奶量的提高。在奶牛生产中,粗饲料品质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常规粗饲料存在纤维含量高,蛋白质、能量不足的缺陷。优质牧草是奶牛营养中必不可少的日粮成分,是奶牛健康、经济效益提高的必要条件。经验证明,以秸秆为粗饲料来源的日粮只能满足单产水平5000kg奶牛的营养需要。要想达到8000kg以上高产水平,必须饲喂营养价值高的苜蓿等优质青干草加青贮玉米,或青贮玉米加甜菜糖蜜形成的配合粗饲粮。
一、粗饲料对奶牛的重要性
(一)粗饲料品质
粗饲料是指体积大、粗纤维含量高而可消化养分含最低的一类饲料。粗饲料的最大特点就是粗纤维含量高,粗蛋白质含量差异大,钙、磷含量丰富,各种维生素含量不等,其中纤维素在反刍动物营养中充当了重要角色。
粗饲料品质(Forage Quality)指的是粗饲料中那些影响动物对其利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亦即粗饲料能满足动物理想水平生产性能的综合能力,它是由粗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随意采食量大小决定的。一种粗饲料的潜在饲养价值不仅取决于其品质,而且还与其饲喂形态(如颗粒大小)、适口性以及日粮中其他饲料组分的质量有关。
三门峡富通新能源生产销售的秸秆颗粒机、秸秆压块机是养牛户很好的选择。 (二)粗饲料对反刍动物的营养作用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的重要营养源,占反刍动物日粮的40%-80%。粗饲料中的纤维素,大约有15%~95%经瘤胃微生物发酵,形成挥发性脂肪酸(VFA)、C02和甲烷等产物。VFA不仅为反刍动物提供能量,而且参与各种代谢,并形成产品。此外,粗饲料还为反刍动物提供数量不等的矿物质元素等必需营养素。
粗饲料还能控制反刍动物的采食量,反刍动物采食量的调节以物理调节为主,化学调节为辅,饲料磨碎和颗粒化可增加采食量。粗纤维由于体积大,吸水性强,有强烈的填充作用,使动物产生饱感。与谷物饲料相比,粗饲料生长时间要长、收获率要高,因而可获得相对高的干物质与能量产量,从而可为奶牛提供廉价营养素。同样,秸秆等粗饲料因其低成本而应用甚广,粗饲料占世界草食家畜所消耗能量饲料的70%。 (三)饲草间的搭配组合
动物的采食水平,日粮中蛋白质补充料、易降解纤维、易发酵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添加,以及饲料间的不同搭配、加工调制和一些营养调控措施等均会改变日粮中单个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以至配合日粮的表观消化率并不等于日粮中各单个饲料组分表观消化率的加权值,饲料间的互作使得某一种饲料或日粮的采食量或利用率获得提高或降低。这种不同饲料源的营养物质之间的整体互作效应就是所谓的日粮配合中的组合效应。组合效应通常有三种情况:若饲料间的整体互作使日粮内某种营养素利用率或采食量指标高于各单个饲料相应指标的加权值或对照值,称之为“正组合效应”;反之,若低于各单个饲料相应指标的加权值或对照值,则称之为“负组合效应”;若等于各个饲料相应指标的加权值或对照值,即为“零组合效应”。饲料间的组合效应具有普遍性与可控性,增加饲料间正组合效应,可有效提高反刍动物对饲料的采食量和利用率。如何合理利用这些粗饲料资源,一直是国内外营养学家们关心的热点。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专家学者利用体外产气技术研究了青贮玉米秸秆与稻秆组合(50: 50)与7种禾本科牧草二次组合时体外发酵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组合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产气速率及产气延滞时间变化趋势不同,产生组合差异的主要原凶是营养成分的合理配比与平衡。
二、发酵饲料的重要性
(一)发酵饲料
发酵饲料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微生物通过自身的代谢活动,将植物性、动物性和矿物性物质中的抗营养因子分解或转化,产生更能被畜禽采食、消化、吸收的,养分更高且无毒害作用的饲料原料。试验和应用研究表明,饲喂发酵饲料能起到促进动植物生长,增强畜禽抗病能力,去除粪便恶臭,改善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作用。
(二)发酵饲料的好处
反刍动物在长期的自然迸化中获得了独特的复胃系统,使其成为哺乳动物中最有效的粗饲料消化者,它们可由瘤胃中的细菌、原虫和真菌等微生物发酵劣质饲料获得营养。瘤胃内最主要的养分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这些养分被瘤胃微生物降解发酵为挥发性脂肪酸、肽类、氨基酸和氨等成分,同时瘤胃微生物可以合成微生物蛋白质等成分。出于适应动物生理特点和满足人类经济利益的双层需要,提供给反刍动物的饲料通常是木质化程度高、可消化率低、含氮量低的天然牧草和秸秆,这些饲料中大量结构常随化合物被木质化保护,由于瘤胃细菌和真菌不能降解木质素,致使它们不能被利用,设法提高在这种饲养条件下这些物质的利用率,将生物学价值较低的蛋白质和非蛋白氮合成价值较高的微生物蛋白质,而减少对优质蛋白质的降解,使其在瘤胃后消化道中被有效地利用,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反刍动物营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经大量示范推广实践证明,发酵制作的饲料,增加了饲料的柔软性和膨胀度,使粗硬饲料变软,并具有酸香味,刺激了家畜的食欲,从而提高了家畜的采食量,采食量和采食速率提高30%,干物质消化率可提高35%,粗纤维降低10%以上。
发酵饲料与普通饲料有很大不同:(1)由有益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可以帮助动物消化吸收,显著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节约开支;(2)适口性好,经发酵后饲料有一种特别的芳香味,这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或芳香酸,可明显刺激家畜的食欲;(3)多种有益菌在胃肠道中防止有害菌的繁殖和生长,防止拉稀和腹泻I (4)不含任何抗生素,无任何药物和有害物质,可用于生产绿色畜禽产品, (5)用发酵饲料饲养的动物畜产品(肉、蛋、奶),味道鲜美,胆固醇含量低,是保健型畜产品;(6)使用发酵饲料喂养动物,可使畜禽圈舍的氨气、硫化氢以及粪臭素的含量明显降低,起到净化畜舍环境的目的;(7)发酵饲料可以刺激动物的免疫功能,增强动物对多种疾病的抗病力,大幅度降低发病率和死淘率。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近几年,我国奶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奶牛业产值在畜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迅速增加。但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奶业尚处于发展阶段,奶牛单产低,仅为3500kg/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500kg/头)。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在饲料方面与奶牛业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不同,特别是粗饲料。如新西兰奶牛的营养几乎完全来自饲草(牧草、干草、青贮)。欧美国家的奶牛饲料中精料占有较高比例,但是饲草仍然是奶牛最重要的营养来源。以苜蓿(Medicago SativaL.)干草作为蛋白质来源,以一定量精料和玉米青贮饲料作为能量来源,已经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奶牛饲料的基本结构。目前,我国只有大城市附近的国营奶牛场和少数规模化奶牛场才有条件饲喂苜蓿干草、羊草,大多数农区奶牛的常规饲料仍停留在玉米秸秆等粗饲料与玉米、麸皮、饼粕三大精料的简单混合上,配方中能量有余,蛋白质饲料单一,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严重缺乏,奶牛营养代谢病发生机率较高,利用年限短,淘汰率高,影响奶牛生产潜力的发挥。
粗饲料不仅是奶牛最重要的营养来源,而且对提高牛奶和奶制品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苜蓿及其他豆科牧草相对于禾本科牧草来说,粗蛋白质(CP)含量高而纤维含量较低,因此豆科牧草品质通常优于禾本科。如黑麦草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就高于苜蓿。另一方面,豆科牧草降解速度快可增加动物的采食量,提高营养素的摄取量。此外,其果胶、木质素和矿物质元素含量较高也是影响其营养品质的另一方面。但与禾本科牧草比,豆科牧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低。豆科牧草如苜蓿,由于可溶性和可降解氮含量高而缺乏与之同步发酵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从而可引起瘤胃胀气,单独饲喂豆科牧草可造成氮的浪费,而且会使饲料成本有所提高,不利于奶牛养殖效益的增长。禾本科牧草相对于豆科牧草来说,CP含量低,但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然而往往由于其低CP含量和高纤维素含量限制了动物的消化和利用,以致影响了动物的采食量。
因此,衡量奶牛营养需要,合理搭配粗饲料中常用的豆科与禾本科牧草的比例,可有效缓解奶牛粗饲料营养成分不均衡现象,尽量发挥饲草营养潜力,使奶牛获得全面营养,提高奶产量,降低粗饲料成本,从而增加奶牛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