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降低实验用兔腹泻发病率方法有如下意义:l降低经济损失,减少饲养成本;2保证动物药理试验的准确性;3发现并解决问题可以提高本中心的饲养水平。
1、病因分析
1.1传染病因素
11.1病毒性腹泻
主要病原:轮状病毒、冠状病毒
症状:严重水泻,导致肠道粘膜病变,是造成实验用兔腹泻的主要因素。
预防措施:病毒通过垫草、用具、饲料传播,应经常对此类用具消毒,加强饲料储存的管理。
治疗方法:病兔早期可用新胂凡纳明(九一四)以灭菌蒸馏水配成5%溶液,静脉注射,每千克体重40—60毫克。同时用青霉素每日50万单位,分2次肌肉注射。
1.1.2细菌性腹泻
主要病原: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症状:大肠杆菌性腹泻粪便呈黄色至棕色胶样,无血无臭,病兔食欲不振、腹部膨胀、磨牙、四肢发凉;沙门氏杆菌性腹泻,粪便粪便稀,有粘性,内含泡沫,体温升高,孕兔常并发流产症状。
预防措施: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搞好日常环境卫生,避免兔笼拥挤,发现兔子受外伤及时处理,以防感染。
治疗方法:大肠杆菌:链霉素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20毫克,每日2次,连用4—5天;沙门氏菌:氯霉素口服,每千克体重20—25毫克,每日2次,连用3天。
1.1.3寄生虫性腹泻
主要病原:球虫、肝片吸虫
症状:球虫性腹泻眼、鼻分泌物及唾液增多,痉挛、麻痹等神经症状;肝片吸虫性腹泻表现厌食、衰弱、贫血、消瘦,偶有发热和黄疸严重时出现水肿。
预防措施:定期消毒兔笼、食具,妥善保存饲草料,防止兔粪污染。
治疗方法:球虫:球痢灵,混饲治疗浓度为0.025肝片吸虫:硝氯酚每千克体重5毫克内服,3天后再服1次。
1.2非传染病因素
1.2.1人员因素:饲养人员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实验用兔的生产水平。
1.2.2饲料因素:病从口入,饲料原料的污染、受潮、霉变都可能引起实验用兔的腹泻,饲料原料的储存条件对饲料品质有重要影响;饲料加工需严格按照饲料加工标准操作,也是能否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卫生的重要条件;饲料配方不科学,例如某些营养元素缺乏、精料过多或者纤维素含量过低,都可能扰乱胃肠道正常机能,引起实验用兔腹泻,饲料颗粒机是养殖户们生产颗粒饲料很好的选择。
1.2.3饮水因素:饮水卫生不达标会造成兔胃肠道感染;饮水过硬或者高铁高锰水,会影响胃肠道消化机能,导致腹泻。
1.2.4饲养方法与饲养环境因素:包括饲喂不定时定量;突然更换饲料;饲养室卫生不达标;笼舍阴冷潮湿;生活空间拥挤,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实验用兔腹泻的发生。
2、预防对策
2.1注意卫生消毒,加强防疫管理
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健全各项防疫措施,丰富接种疫苗种类可有效减少传染病导致的腹泻。粪便及时倾倒,可能沾染粪便的器具严禁与喂食及饮水器具混洗,定期对饲养器具消毒。消毒液现配现用,各种消毒液轮换使用,每半个月更换一次,以防产生抗药性。给兔接种疫苗是激发兔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的防病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是控制家兔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对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预防接种更起到关键作用。
2.2饲养饲养人员理论以及操作技能。
建立理论过硬,操作规范的饲养员队伍是实验用兔饲养工作成功开展的前提。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是提高饲养人员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
2.3使用卫生达标、配比科学的饲料
饲料原料必须在无污染、无受潮、无霉变得情况下储存,饲料加工严格按照饲料加工标准操作,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卫生。饲料中玉米含量在30%以下,纤维素含量应控制在12%-14%之间,注意不能使用难以消化的高能量原料。
2.4提供清洁的饮用水
有条件的情况下,实验用兔的饮水应送由相关检测机构定期检测,各项指标应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兔饮水应采用自动饮水装置,以减少污染。
2.5加强管理,使兔生长环境良好
工作人员对饲养室每日清扫、消毒,及时倾倒粪便托盘,将托盘、笼具刷洗并消毒;空调系统保证一年四季温湿度恒定,同时换气次数、气流速度应符合要求;避免实验用兔生活空间过于拥挤,同时还应避免经常转笼;更换饲料时做到循序渐进,饲喂定时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