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之所以能成功“嵌入”这个产业链,与政府及时有效的扶持密切相关。吴四军认为,农业的产业链比较薄弱,单靠农民和农业企业,短时间内无法消化秸秆利用的成本,必须要政府通过财政等手段加以支持、引导。
记者了解到,郑州市农委等多部门去年制定政策,对收购秸秆并实施综合利用的单位给予200元/吨资金补贴。对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的项目,由市区两级财政给予固定资产投资额30%的资金补贴,农作物秸秆也可以经过秸秆颗粒机、秸秆压块机压制成生物质颗粒燃料,生物质颗粒燃料是未来替代煤等化石燃料最佳的选择。
姚堂村食用菌合作社向村民收购的秸秆价格为每吨500-600元,5条发酵隧道的设备和基建成本一共有580多万元,“有了财政补贴,我们这本账就算得过来了。”范天才说。
目前,姚堂村在20个食用菌大棚的基础上,新建1100平方米的新型温室大棚,使食用菌种植由以往的每年一茬增加到最多每年6茬。目前,合作社还在实施郑州市农委的“食用菌制种基地建设”项目,并将成为奉贤区的“蘑菇工厂化培养料供应中心”。范天才说,随着规模效应逐渐显现,项目的市场前景会越来越好,我们利用秸秆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