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快开发生物质能的有关要求,农业部自去年开始着手编制《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5年)》。其间,多次深入基层调研,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咨询论证,经反复修改,现予发布。
据悉,目前,我国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6亿吨左右,其中约有3亿吨可作为能源使用,折合1.5亿吨标准煤;每年产生畜禽粪便约30亿吨,若有效利用可生产数量巨大的沼气;有不少荒山、荒坡和盐碱地等边际性土地,可种植甘蔗、甜高粱、木薯、甘薯等能源作物。另外,稻壳、玉米芯、甘蔗渣等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数量巨大,可大量转化为生物质能。
我国发展农业生物质能不仅资源潜力巨大,而且也具备了一定基础。近年来,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国沼气产业快速发展。其中,户用沼气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发展规模居世界前列,已累计发展到2200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日趋成熟,初步具备了产业化发展条件,全国已建成规模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3800处。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初见成效,全国已建设秸秆集中供气站539处,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已开展小规模试点。生物液体燃料初具规模,我国以陈化粮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示范工程年生产能力达到102万吨,富通新能源生产销售秸秆颗粒机、木屑颗粒机等生物质燃料成型机械设备,同时我们还有大量的杨木木屑颗粒燃料出售。
立足我国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规划》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以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大力加强沼气建设,积极推广秸秆气化和固化成型燃料为重点,适度发展能源作物,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道路。一要坚持循环农业理念,推动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把农业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作为今后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二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发展的第一任务,开发能源作物应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为前提,适度发展甘蔗、甜高粱、木薯、甘薯、油菜等能源作物;三要坚持技术可行,强化自主创新,积极探索发展农业生物质能的多种有效途径,引领我国生物质能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四要坚持因地制宜和产业协调推进,强化产业间的有效对接,促进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和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全国建成一批农业生物质能示范基地,部分领域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化程度明显提升,农业废弃物利用范围和规模明显扩大,农村生活用能结构明显优化,农民从农业生物质能产业中获得的收益不断提高,农业生物质能在国家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和地位不断上升。到2015年,建成一批农业生物质能基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建成,开发利用成本大幅度降低,初步实现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的市场化。生物质能产业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对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用日趋明显,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力量。
《规划》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到2010年全国农村户用沼气总数要达到4000万户,占适宜农户的30%左右,年生产沼气155亿立方米;新建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沼气工程4000处,年新增沼气3.36亿立方米。到2015年,农村户用沼气总数达到6000万户左右,年生产沼气233亿立方米左右,并逐步推进沼气产业化发展;建成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沼气工程8000处,年产沼气6.7亿立方米。同时,建设一批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应用示范点和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利用边际性土地适度发展能源作物,满足国家对液体燃料的原料需要。
为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规划》强调,要认真落实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各项政策,强化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与服务,重点推进农村沼气工程、生物质能科技支撑工程、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工程、能源作物品种选育和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等四大重点工程,着力建设我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平台。
有关专家认为,《规划》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指导基层实践,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