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彩今天晚上开奖结果查询表欢迎您!   富通新能源服务热线:13409999881(贺经理)
富通新能源 > 动态 > 生物质颗粒燃料饲料配方新闻动态 > 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驱使及经济发展中的

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驱使及经济发展中的 木屑颗粒机|秸秆颗粒机|秸秆压块机|木屑制粒机|生物质颗粒机|富通新能源 / 13-11-26

    (1)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是经济增长非可持续性胁迫与驱使的结果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如果能源的利用方式不合理,就会破坏环境,甚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立可持续的能源支持系统和不危害环境的能源利用方式,能够使得人类的人均福利水平在考虑了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条件下随时间推移不断增长或至少不下降,然而这种长期发展本身并不一定是社会最优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并不一定有利。比如,通过放弃所有的能源、资源密集型和污染密集型生产活动,适当控制资本积累与消费的比率,同样可以实现人均收入和消费的长期缓慢增长,但这种可持续发展大大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显然不能使人们的福利最大化。
    那么到底什么是可持续的、最优的增长发展路径呢,众多学者在该领域展开了相关性研究。结论表明:如果经济中有足够的人力资本积累及较高的R&D产出效率,具有有效的研发创新活动,是可以克服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不断耗竭以及消费者相对缺乏的耐心等问题,从而保持经济可持续的最优增长:相反,如果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和合理资源保护与利用,人均消费将出现负的最优增长率,即在不可再生自然资源条件下,无限制的消费增长是不可持续的。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突破,越来越多的实践和事实被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合理性及实现的可能性。人类的技术进步与创新,使得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木本油料作物转变为能源形式进而替代不可再生能源成为可能;二氧化碳实现“零排放”,使得经济发展可能突破“增长的极限”。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表现出的对能源的强劲需求,能源消费量逐年增加,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大量使用煤炭、石油、薪柴等一次性能源,不仅造成了能源发展的不可持续,更重要的破坏了生态环境,使得温室效应、C02过量排放、二氧化硫过量排放及酸雨等问题接踵而来,人类追求生活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变得更加困难。同时,单纯以能源资源的消耗而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路径,最终会受到能源资源枯竭的约束,迫使人们开发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林木生物质能源作为生物质能源的有效表现形式,其开发必将备受重视。此外,能源在区域间的配置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可持续性,常规化石能源难以同时满足城市和农村的消费需求。农村和城市相比并没有获得国家正常的能源公共服务,长期以来生活用能一直以非商品性能源为主。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对商品能源的需求已经处于快速增长期,实现能源在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公平分配,实现农村能源的有效供给和可持续发展将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因此,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指导。
    (2)人口数量、能源消耗、大气污染的增长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首要因素,人口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促进与制约并存的关系(洪银兴,2000)。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成为了可持续发展所面对和需要处理的矛盾中的核心问题。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由于片面、过快的追求增长,人类在人口数量、使用的物质和能源流量上呈现出指数型增长的特征。在人口和资本增长的驱使下,粮食、资源消耗以及污染也都在呈现指数型增长。快速的人口增长,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阻碍了经济增长,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超过地球的承载能力,成为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作为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为了迅速恢复战后的国内经济,一直以来以追求经济增长作为国家的优先发展目标,采取了“资源耗竭式”的工业发展战略。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规模空前壮大,从大自然索取的资源越来越多,向大自然排放的废弃物也与日俱增,资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从表2-2中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中国的能源消费持续上升,其增长幅度远远高于人口的增长幅度,并在1996年达到最大。1997年受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能源需求疲软,能源消费量有所下降。此后,虽然单位GDP能耗不断降低,但因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强劲需求仍然难以抵挡,以致2003年之后我国能源消费再次出现新高。2006年能源消费量为24.63亿tce,而生产总量仅为22.1亿tce,能源消费需求缺口出现。到2007年能源供求矛盾继续加大,有3.01亿tce的能源需要依赖外来进口。与此同时,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也在持续上升,居民生活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实现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和二氧化碳“零排放”、减少废气排放,变得更加必要和现实。
    (3)农村与城市地区的能源配置不均衡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迅速恢复战争给经济带来的创伤,实现国家工业化,政府不仅利用经济手段和国家强制性措施,长期在财政转移体制上实行以农补工政策,过分向重工业、向城市、向发达地区倾斜投资,而且在能源、资源配置上同样实行以农让工、以农村补城市的政策倾斜。从而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农村经济变得更加封闭、落后,产生了二元经济结构。据统计资料显示,近1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拉大,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33倍,与1997年相比增长了35%。
    长期二元经济结构所形成的城乡货币化消费差异,不但造成了农村商品经济消费环境的不发达,也造成了城乡能源消费结构的巨大差异。
    表2-3显示了1997-2007年城乡居民生活用能的变化情况。由于城乡经济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异,使得城乡居民在能源消费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生活用能2为282kg标准煤,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能则为138kg标准煤,城乡商品性生活用能比为2,04:1,这与同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为3,33:1是相吻合的。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一直以非商品性能源为主,大多是以低效率直接燃烧的方式,使用传统生物质能源秸秆、薪柴等用以炊事、取暖。2007年我国农村非商品性能源消费量为16.08亿tce,占全国总能耗的10%,而2007年农村生活用能量(商品性和非商品性能源)占全国总能耗的13.6%,如果将农村的生产用能计算在内,则农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数量不可小觑。从表面上看我国农村居民的商品性生活用能需求低,不会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压力,但事实并非那么简单,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状态在不断改变。长期以来,由于广大农村具有着优于城市获得秸秆、薪柴等资源的地域便利条件,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充分就业,其劳动的机会成本为零,获取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源的影子价格,除劳动者本身外其它人不能获知。采用传统生物质能源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家庭为获得商品性能源的支出费用。但是随着近些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转移,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打工和进城使得农村采集薪柴、秸秆等传统生物质能的劳动机会成本逐年升高,加之进城的农民工不但将获得的收入带回了农村,而且将城市的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也带回了农村,使得农村生产、生活用能不断向商品性能源中转移3。这对原本就短缺的我国能源供给来讲,无疑形成一种很大的挑战,未来城乡经济发展受能源的不可持续性供给制约会越来越严重。因此,大力开发农村生物质能源,特别是山区林木生物质资源,将所得产品定位在农村,用以替代快速增长的农村商品性能源十分必要,如以林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林木生物质发电等替代农村生活用能,林木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等液态燃料替代农村快速增长的农业机械所需的生产用能。通过实现农村能源的自我循环发展,缓解我国能源供给不足,为城市创造可持续发展空间。待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可以实行以农村补城市的能源流向政策,最终实现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富通新能源生产销售的秸秆颗粒机木屑颗粒机专业压制木屑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

  • 上一篇:煤泥和农作物秸杆加工生物质型煤的i式验研夯
  • 下一篇: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 更多
    木屑颗粒机
    木屑颗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