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生物质能利用的加料阶段,普遍出现料仓“搭桥”以及加料装置给料不畅等问题,这给后期的稳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如何实现条状生物质秸秆的加料,是当前国际上众多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研究机构和企业都面临的难题,富通新能源生产销售秸秆颗粒机、秸秆压块机、木屑颗粒机等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机械设备。
生物质秸秆的流动行为决定了加料装置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对于实现连续、稳定、安全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开展了对生物质秸秆流动行为的研究,主要考察了物料特性、料位高度、螺旋轴转速及运转方式对物料流动行为和出料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为生物质加料装置的放大设计提供了依据。
1、物料、设备及方法
1.1物料
试验物料为产自于山东某地的棉秆,采用90s-1300型专用切碎机进行切碎。切割后的棉秆由3部分组成:一为杆径,其形状较单一,星柱状,直径在0~20mm之间,长度在2~18cm之间,大部分为3~6cm;=是棉皮,呈卷曲状,拉伸后长度在3~20cm之间,大部分相互交错,卷曲缠绕在一起;其余少数为破碎的棉秆,呈扁平状和粉状。具体尺寸分布如表1所示。
1.2设备
生物质秸秆加料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组成部分有摆线针轮减速机、监视器、双节螺旋给料器、加料斗、变频调速器、链板输送机及称量装置。其中,螺旋经变速后调速范围为10~10r/min;双节螺旋给料器采用上下两级螺旋叶片,上级叶片直径500mm,节距300mm,每个叶片相隔100mm间断布置,下级叶片直径250mm,节距200mm,呈连续布置;加料斗圆柱段直径1000mm,圆锥段夹角33°;出口段采用尺寸为300mm×300mm方形出口。实验采用计量装置监测出料量,通过监视器来观察物料在料斗内的表观流动行为。
1.3方法
首先称取一定物料,放入料斗内,然后依次开启链板输送机和摆线针轮减速机,通过变频调速器调节螺旋转速,根据计量装置所测料重记录出料量,观察料斗内物料的运动情况和出料量的变化情况,分析影响出料速率和出料质量的各种因素。同时,按照不同的试验目的,改变原始料位高度及保持一定料位高度,观察不同情况下的物料流动行为及此时出料量的变化情况。
2、结果与讨论
2.1物料粒径及堆积高度对堆积密度的影响
生物质秸秆的堆积密度对物料本身的流动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实验证明:松散物料不易“搭桥”,湿度大的物料堆积密度大,易出现该情况,因此有必要先研究物料的堆积密度。
生物质秸秆的堆积密度变化范围大,影响因素多,不同粒径的物料堆积密度不同,同一粒径的物料在不同堆积高度下也会有不同的堆积密度。粒径越小,堆得越实,堆积密度越高,并且宽筛份较窄筛份物料堆积密度高。在一定总堆积高度下,物料的堆积密度随高度的增长而递减。而同一高度处的物料堆积密度随总堆积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如图2所示)。图2表明了堆积密度随堆积高度增加的变化规律,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堆积密度的测量点位子堆积物料最底部。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堆积密度随堆积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如1m堆积高度下的堆积密度仅为89kg/m3,在Sm物料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堆积密度可达126 kg/m3,为1m堆积高度下的1.4倍。
2.2原始料位高度对出料速率的影响
不同物料量对应的物料高度不同,不同的物料高度具有不同的物料流动行为及出料速率。实验中,分别在加料斗内放置30、50、70kg的物料量,螺旋轴的转速始终保持在3r/min,方向为正方向,图3给出了出料量随时间发展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原始料位高低,出料均有一延时过程(约1min),之后才正常出料,料位越高,延时越短,料位越低,延时越长。这主要是由于物料的自身流动性较差,需要依靠外力协助流动,自然堆放的物料不能填充至小直径螺旋叶片中。故当螺旋轴转动一定时间后,物料才开始进入螺旋叶片,从而逐渐出料。图中也表明,正常出料起始阶段,出料速率较快,随后逐渐趋缓,而且不同原始料位高度都表现为同一变化规律。
试验过程中,当料位降至锥段1/3处时,出料速率明显变缓,此时通过监视器观察到,表面物料中棉皮占了大多数,且基本上看不到细小的物料。这主要是由于物料在流动过程中,短小的物料从空隙中漏到加料斗下部,先排出了,剩下的主要是棉皮和尺寸较大的杆径。在多次试验中发现,料位高度降至锥段1/3时,已基本不出料。等完全不出料时发现,在螺旋叶片周围出现蜂窝状的一团物料,全由棉秆中的棉皮交错而成,这团物料随螺旋叶片的旋转而贴壁旋转,根本无法进入螺旋叶片。
2.3同一料位高度对出料速率的影响
不同料位高度对出料速率具有直接影响,保持同一料位高度时出料速率基本不变。试验中,在料斗内放入60kg物料,保持螺旋轴转速为1.5r/min,方向为反。当出料量为10kg时立即将物料重新加入料斗内,以维持原始料位,此时耗时7min,之后每当出料量为10kg时又重新加入,记录每次需要的时间,这样进行4次至最后全部放空物料,此时料位高度与出料速率的关系如图4所示。
由图4可见,维持60kg的原始储料量,出料速率基本相同,为1. 43kg/min,而且出料较均匀,但是当储料量减为50kg时,出料10kg需要消耗较长时间,尤其是最后10kg耗时达30min。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料位的自重对底层物料施加了一个作用力,同时借助螺旋叶片的作用力使物料出料,随着料位高度降低,这种作用力明显减少,故出料速率明显降低。另一个因素是,新加入的物料为小粒径物料,加入时处于整个物料的上层,但是由于螺旋叶片的转动促使物料翻动,小粒径物料在空隙中往下流动,破坏了大粒径物料的相互作用力,使其具有一定流动牲,破坏了“结拱”的形成。
2.4螺旋轴转速对出料速率的影响
由以上研究可知,当料位高度降低后,出料速率明显减小,此时可以通过调节螺旋转速来维持一定的出料速率。图5表示了螺旋轴转速与出料速率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实验中始终保持90kg的储料量,且螺旋转速为正。
从图中可以发现,螺旋转速与出料速率并不完全符合线性关系。刚开始,随着转速的提高,出料速率明显增加;随后,进一步增加转速时,出料速率增加缓慢。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生物质秸秆物料与常规的粒状颗粒相比,流动性较差,物料不能及时补充至转空的叶片空间,同时,物料在螺旋叶片之间本身的填充度较低。实验过程中也发现,过高的螺旋转速容易使料斗中间出现转空现象,物料完全静止在螺旋外围,从而严重影响出料质量。
2.5螺旋轴旋转方向对出料速率的影响
实验前,一直认为物料的流动主要靠螺旋叶片的向下挤压,故螺旋的转向一直为正方向,这样虽能出料,但出料并不均匀,时大肘小,而且叶片受到物料的反向作用力较大,常常破坏实验设备,当反转螺旋轴时,却发现出料更顺畅均匀,而且能全部出料,同时对设备的安全运行几乎没有影响。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反转螺旋时,叶片对物料施加的是向上的作用力,由于上层物料没有阻挡,物料可以自由运动,通过监视器观察也发现,反转时物料运动更剧烈,物料不断的被蓬松,完全破坏了物料之间的相互牵制力,使物料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当然,此时相当一部分物料足通过叶片与料斗之间的空隙出料的。
3、结论
物料堆积密度随总堆积高度增加而增大。一定的总堆积高度,堆积密度由上至下呈递增趋势。原始料位高度越大,出料延时短,出料较快;原始料位高度越小,出料延时长,出料较慢。维持同一料位高度,出料速率基本相似,但是一旦料位降低,出料速率则明显降低。随着螺旋转速的提高,起始出料速率明显增加;随后,进一步增加转速时,出料速率增加缓慢。反转螺旋叶片能更好地破坏物料之间的相互牵制力,使物料具有更强的流动性,从而促使出料更顺畅。
相关颗粒机秸秆压块机产品:
1、秸秆颗粒机
2、木屑颗粒机
3、秸秆压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