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是传统农业大市,拥有耕地面积39.33万hm2,农作物秸秆资源以水稻、小麦、玉米秸秆为主,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每年秸秆产量420万t左右。近年来,按照江苏省的以机械化还田为主,统筹推进多形式利用的“I+X”模式,秸秆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秸秆综合利用仍然存在利用率偏低、产业链短和布局不合理等问题,特别是稻秸秆,产量大、秸秆粗、粉碎难、还田难,迫切需要选择新的途径加以多渠道利用,解决秸秆焚烧抛河问题。
2010年以来,淮安市充分利用秸秆固化作为国家大力扶持发展的新兴产业的机遇,组织开展了“开拓秸秆利用新途径,助推生态淮安建设”的创新实践,重点突破秸秆固化成型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努为加大秸秆固化示范引导力度。截至2012年底,全市新建110条秸秆固化生产线,年消耗秸秆近30万t,生产的秸秆固化燃料“秸秆煤”远销广东、福建、浙江、苏南等地,出现了一批如盱眙国绿、洪泽连弛等为代表的大型和特大型秸秆固化企业,单体年消耗秸秆都达到3万t以上,起到了很好的龙头示范作用,有力地推进了淮安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目前,本市秸秆利用重点企业正以固化为重点,多种形式利用为补充,向规模化、集团化、综合示范方向发展,农作物秸秆正在逐步成为淮安市稀缺生物质资源。
2、主要做法
淮安市对全市秸秆综合利用总的定位是立足“1+X”(机械化还田为主,统筹推进多形式利用)模式,干好“1”,不唯“1”。围绕这个思路,设计的路径是麦秸秆主攻机械化还田,稻秸秆突出固化成型利用。
2.1优选改良设备
针对目前秸秆固化成型设备性能良莠不齐的现状,市农委、农机部门组织各有关方面的技术力量,广泛考察目前我国秸秆固化成型设备的性能和生产厂家实力,根据考察情况进行筛选,优选后进行多品牌推荐,防止盲目选购设备,避免上马之初就走弯路。通过招商引资,北京奥科瑞丰公司、南京连驰公司、江苏天擎公司等全国多家龙头企业入驻淮安。重点扶持在盱眙建厂的江苏国某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与某公司联姻,开发研制生产适应本地的秸秆固化成型生产设备,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秸秆固化成型加工设备就地生产、就近使用。
2.2制定行业标准
针对当前秸秆固化成型项目建设标准滞后问题,抽调技术力量,深入调研,制定了选址布点标准、生产工艺路线、安全操作规程等“软件设施”,优化工艺流程。在广泛征求使用者、厂家、专家、学者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淮安市秸秆固化成型加工点选址建设指导性意见》,这是江苏省目前唯一的秸秆固化成型生产线选址建设标准,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肯定和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
2.3优化运行机制
推进秸秆固化成型利用,是兼顾经济、社会、生态等诸多效益的公益性工作,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重视组织推动。特别是在起步阶段,其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必须依靠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有力的行政推动。淮安市秸秆固化成型生产线建设坚持“市场引导、政府扶持、龙头企业牵头、合作组织主办、群众广泛参与”的原则,鼓励龙头企业独资经营,龙头企业与农机、农业合作社进行股份合作,优先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经纪人+大户”的运作方式。同时,利用村委会把公司和农户联系到一起,把企业投资建设、农户收获秸秆、经纪人收运秸秆、示范点加工秸秆以及秸秆成品运输等环节组合成完整的秸秆利用产业链,特别是重视发挥乡村两级组织在筹备建设、选址布局、收草储运、用工服务和矛盾协调等方面的纽带作用,按照企业生产计划和加工需求实现秸秆原料的均衡供给。
2.4落实扶持政策
一是抱团争取国家生物质能产业政策。用足用好国家“1 000万元注册资金,1万t秸秆年利用量,每吨产品可享受150元补贴的扶持政策”,鼓励有实力的公司广布点、对设备多投入;对目前已经形成的分散单体生产点,促成有意向的公司牵头进行整合,抱团争取国家的扶持政策。二是多方争取秸秆固化项目建设资金。着力整合使用好省级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示范县、推进县项目资金,落实秸秆固化成型设备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制定《淮安市秸秆固化成型利用工作2011-2015年发展规划》,出台了《淮安市秸秆固化成型利用考核奖励办法》。201 1年全市争取到该创新项目省级以上无偿资金近1500万元,其中,用于本创新项目的购机补贴资金500万元;省级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金600万元;市财政对秸秆固化利用生产线的奖补资金350万元;吸引全国有关龙头企业对本市秸秆固化成型利用协议投资超过3亿元,目前已到位资金1亿元。
3、效益分析
3.1经济效益
秸秆固化成型成本主要涉及6个方面:即秸秆原材料、设备投入、工作用房(地)建设、生产耗电、人员工资、运输费用。据测算,每生产It产品的成本大约320—360元。每吨产品的售价350~420元,电厂收购价较低,化工、造纸、食品、民用等生产行业的价格较高。总体而言,每吨“秸秆煤”的净利润一般为50元。每个生产点总投资约在40万~50万元(按照购置1台(套)设备计算),由于合作方式不同,投入主体不同,因此,每个点的投资回收期都不一样。以30 kW机组进行分析测算,每日1台(套)机组平均生产8t左右“秸秆煤”,每日利润在600元左右,年利润(按每年生产280d计算)可达17万元,1台(套)机组的投资回收期约为2-3年。
3.2社会效益
秸秆燃烧值可以达到烟煤的2/3,且利用率高于煤炭,但其售价仅为煤炭的1/3。仍以30 kW固化成型机组的配套动力计算,工作1h耗电30 kWh;额定生产效率为0.5-0.8 t.h-1,如果以0.6t.h-1计算,l h可以生产出相当于0.43 t标准煤热值(1.38 t秸秆煤的热值相当于It标准煤)。按目前的技术水平,It标准煤可产电2 500 kWh,那么,1台固化成型机组th生产出的秸秆煤热值可以发电1 080 kWh,相当于每耗电1 kWh大约产电36 kWh。
另外,锅炉用煤只有60%左右的热效率,又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不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也不符合建设生态淮安的目标取向。秸秆经过热压成型后再燃烧,可提高燃烧温度和热利用率,其清洁卫生、价格低廉、易燃烧,加热升温比煤炭快,炉渣少、易清理,可再生。因此,使用秸秆压块燃料,符合国家能源环保政策,是国家大力提倡和推广应用项目。
3.3生态效益
秸秆固化成型技术对秸秆的利用效率平均在1.2:1,即每生产I t“秸秆煤”消耗秸秆1.2 t左右,1台(套)机组年耗秸秆量近3 000 t(以30 kW机组,每年生产280 d计算),相当于约333.33 hm2耕地的秸秆量。如果以2-3个村安排1台(套)机组即可基本解决稻秸秆的利用问题,对淮安市的秸秆“双禁”(禁烧、禁抛)和防止环境污染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4、存在问题
(1)设备。目前,秸秆固化成型设备品牌较多,产品性能参差不齐,普遍存在着成型机模具磨损严重、运行稳定性差、使用寿命较短、能耗较高等技术问题。实施秸秆固化成型项目时,对固化成型设备考察、筛选尤为重要。
(2)原料。规模化利用秸秆的特点是原料用量大,供应要均衡、质量要稳定,这恰恰与秸秆分散、体积蓬松、季节性强而难收集贮运的特点相矛盾。近年来,柴油和人工价格在不断上扬,秸秆收集贮运过程费时费工,随着需求量增加,供应者为追求最大利润会抬高价格,而企业为了寻求最低成本的秸秆原料,只好扩大收购半径,导致成本无序上涨,企业利润空间不断缩小,影响到秸秆固化产业良性发展。
(3)用电。目前秸秆固化成型的生产用电普遍按照工业用电收费,加上线路损耗,有的地方每千瓦时电价达1.35元左右,比农用电的0.52元翻了一番还多,是生产成本的大头。争取电价优惠、降低成本,是秸秆固化产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4)选址。秸秆固化成型项目布点选址要求近路、靠水、通电,为了节省投入,部分项目布点选择撤并后的学校、废弃厂房等地方,配套设施不完善,远离水源,缺少防火设备及安全措施、操作规程和工艺流程,达不到《淮安市秸秆固化成型加工点选址建设指导性意见》明确的标准,安全生产存在隐患。
5、几点建议
(1)从产业层面来说,建议国家降低秸秆固化利用补贴项目申报的准入门槛,将秸秆固化加工企业注册资金和生产能力的要求标准,由原需1000万元注册资金降低到500万元,生产能力由1万t降低到5000~8000t,同时提高秸秆固化燃料的补贴标准,推进秸秆固化产业发展。
(2)从政府层面来说,秸秆固化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目前还是一个微利行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建议由各级政府牵头,农业、农机、电力、环保、国土、公安、交通、税务、金融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协作推进,努力扩大秸秆固化设备列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落实对秸秆固化企业在用地、电价、税收、环保、交通、信贷等方面优惠扶持政策,加大对秸秆固化项目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3)从技术层面来说,建议科研部门和有关单位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设备性能稳定性,降低能耗,同时,在秸秆固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上,科研部门应着重研发能深入乡村农户和田间地头的移动式秸秆固化设备,这样,既可节省建厂投资又能节约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对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从企业层面来说,要坚持企业主导,不断完善企业、合作社(经纪人)和农户的对接服务与组织模式,使企业与农民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以可持续利用秸秆的利益激励机制在企业、农户、经纪人和村委会之间建立连接机制和有效纽带,用效益连接,让市场说话,建立秸秆利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秸秆固化产业健康发展。
(5)从农户层面来说,要强化社会倡导,不断提高广大农村群众参与该项目的积极性,抓好项目建设的各项服务工作,让农户充分理解市场信息和国家政策机遇,要发挥县、乡、村基层组织的作用,把分散的秸秆通过机械或人工收集起来,保证原料供应。
(转载请注明:富通新能源秸秆颗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