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资源,如果可以其中回收经秸秆粉碎机粉碎然后再经过秸秆压块机、秸秆颗粒机、饲料颗粒机压制成生物质燃料饲料供燃烧和牲畜食用不是也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么,而且,如果拿到外面销售老百姓也可以增加收入。
1、山西玉米生产的发展趋势
玉米作为山西半干旱农区的高产生态型作物,进入21世纪以来,其面积和产量都在迅速增长,对山西粮食总产达到1 000万t起了关键性的作用。1949年山西粮食作物面积是409.7万hm2,玉米面积是35.8万hm2,玉米占粮食作物面积的8.73%,粮食总产为259.6万t,玉米产量是46.3万t,玉米占粮食总产量的17.84%;1978年山西粮田面积是369.2万hm2,玉米面积是79.30万hm2.玉米占粮田面积的21.48%.粮食总产是706.9万t.玉米产量是271.2万t.玉米占粮食总产的38.36%:1999年山西粮田面积为323.9万hm2,玉米面积是92.28万hm2,玉米占粮田面积的28.49%,粮食总产是821.7万t,玉米产量是357.3万t.玉米占粮食总产的43.48qo;2006年山西粮田面积是312.2万hm2,玉米面积是122.6万hm2,玉米占粮田面积的39.27%,粮食总产是1 073.3万t.玉米产量是647.6万t,玉米占粮食总产的60.34%;2008年山西实施玉米丰产生产计划,粮田面积是311.13万hm2,玉米面积是137.86万hm2,占粮田面积的44.31%,粮食总产量是1028.0万t,玉米产量是682.8万t,玉米占粮食总产的66.42%;2009年山西省的玉米面积为163.4万hm2,约占粮田面积的50%。近10年来,玉米面积和产量大约每年以7%的速度在增长,由于畜牧业发展对玉米需求的增加,玉米价格稳定增长,甚至与小麦持平或倒挂;在山西中南部旱地玉米产量是小麦的2~3倍,中北部地区是小杂粮的4~5倍。受市场经济和生产规律的支配,玉米的增长趋势将会继续延伸下去。
根据国务院《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2010年和2020年山西的耕地面积保有量为405.00万和400.27万hm2.粮食面积一般不低于耕地面积的80%,山西的粮食面积将保持在300万hm2以上,玉米面积将达到180万~200万hm2,占到粮田面积的60%~65%;玉米单产由现在的5300 kg/hm2左右提高到6 000 kg/hm2,届时,山西省的玉米总产将达到1080万。l 200万t,山西将是位于吉林、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之后而成为玉米主产省份之一。
2 山西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玉米的世界高产记录是27351 kg/hm2,美国全国平均单产是9000 kg/hm2。中国玉米的高产记录是21 043.5 kg/hm2,全国玉米平均单产5 994kg/hm2。山西的玉米高产记录是15 883.5 kg/hm2,平均单产是5 284 kg/hm2,在全国排名第12位。根据玉米的生产潜力、山西省现有的生产条件以及当今技术的可能性,经过5~10年,山西玉米的平均产量由现在的5 300 kg/hm2提高到6 000~7 500 kg/m2是完全可以办到的。促进玉米持续增产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构建保护性有机生态耕作体系,提高地力,是奠定玉米可持续高产的土壤基础;培育和推广区域化、专业化生产良种,保持优良品种的主体生产优势,是持续提高玉米产量的核心;推广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是维持玉米高产、稳产的技术保证。
2.1 构建保护性有机生态耕作体系.提高地力,是玉米持续高产的物质基础
现在玉米高产示范田产量可以达到12 000~15000kg/hm2,而大田生产的现实产量只有6000~9 000 kg/hm2,实际产量是品种潜力的50%~60%,则土地质量是制约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目前世界各国公认,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营养元素的含量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美国玉术高产地块的有机质含量一般可达到5%~6%。1982年农民华索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为6qo的地块上种植玉米,生长季节降雨279 mm,在没有灌溉的条件下曾获得19 270.5 kg/hm2的高产。根据山西省农业厅土壤肥料工作站1990年以来连续14年在35个县2 380个土壤肥力监测点的分析结果,目前,山西省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为14.5gtkg,全氮0.89 g/kg,有效磷12.5 mg/kg,有效钾157 mg/kg,这些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平川地区和平旱地中高产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维持在16~20 g/kg,梁坡地应采取措施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到10~15 g/kg并保持在15 g/kg左右,是保证作物高产的重要基础。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土壤物理性状不良,保水性很差,品种生产力不能充分发挥是玉米普遍低产的主要原因。使用有机肥料,培肥土壤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但是,由于农村现代生活的进步,新一代农民已经不可能再像他们的先辈那样去挑粪积肥、堆肥、沤肥,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养畜积肥、种养一体化的小农户生产格局也被打破,有机物料归田必须寻找新的途径。
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证明,构建保护性耕作体
系,通过机耕作业进行秸秆直接还田或秸秆过腹还田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有效方法。山西省寿阳县土壤有机质平衡试验研究表明,维持土壤有机质含量16,20 g/kg的水平1年需要还田的有机物料量秸秆(风干)2 982,3 492 kg/hm2,骡马牛粪(风干)3 420,4 005 kg/hm2。玉米就青覆盖以6 000~7 500 kg/hm2为宜,一般每100 kg秸秆可增施氮素0.6~0.8 kg,要调整C/N,防止作物和微生物对氮素的争夺而引起减产。另外,对有机肥料进行深加工,生产颗粒肥料,达到减量化和养分浓缩,是有机肥加工的发展趋势,这样可以降低肥料在运输、使用过程中的成本,且颗粒有机肥的生产已经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生态效应。有机肥与微生物肥料复合,生产有机生态肥也是一种对有机肥的深加工途径。 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一般认为,有机肥与化肥提供作物所需养分的比例各占50%较为适宜,高产田有机肥所占比例可以低一些,化肥与有机肥的比例为60:40,而低产田化肥与有机肥的比例约为40:60。2009年10月,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以秸秆覆盖免、少耕作为中心的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配置保护性耕作机具,完善配套设施设备,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和实施深松作业补贴。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机遇,构建山西省不同地区与衣作体系和作物类型相适应的秸秆还田、旋耕翻压、精量机播、深耕松土、耕作除草、地膜覆盖等保护性有机生态耕作体系,提高土壤肥力,是实现玉米可持续高产的重要保证。
2.2培育和推广区域化、专业化生产良种,保持优良玉米品种的主体生产优势,是玉米可持续增产的核心
一般玉米品种的增产份额保持在35%~40%,每更新一次品种都会使产量上升一个台阶。20世纪50年代,以评选农家优良品种为主,玉米单产是1500~2000kg/hm2;60-70年代,玉米以双交种为主,平均单产为3 000~4 000kg/hm2;80-90年代,玉米以单交种为主,平均单产是5 000~6 000 kg/hm2;现在的发展趋势是以紧凑耐密型杂交种为主,平均单产可以达到6 000~7 500 kg/hm2,高的可以达到12 000—15 000kg/hm2。但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市场混乱,品种良莠不齐,一个生态区内农民种植几十个品种,一个村庄就种植十多个品种,优良品种的主体地位受到严重冲击,是目前玉米种子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作物秸秆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资源,如果可以其中回收经秸秆粉碎机粉碎然后再经过秸秆压块机、秸秆颗粒机、饲料颗粒机压制成生物质燃料饲料供燃烧和牲畜食用不是也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么,而且,如果拿到外面销售老百姓也可以增加收入。
山西不同地区受纬度和海拔的双重影响,气候差异较大,对玉米专业化生产的要求也不同,不同品种的生产潜力有很大差异。以美国为例.饲用玉米要求粗粮化、高产化、能量与蛋白质合理搭配,单产可达到15000 kg/hm2,而食用玉米是要求细粮化、改善品质和提高花色品种为主,单产为6 000~7 500 kg/hm2。本文根据山西省的具体情况提出“三大气候区,8个品种地理生态区,四大玉米栽培类型”的区域化和专业化划分方案。在同一个生态区内,每一个栽培类型品种保持2。3个是比较适宜的。即南部暖温带气候区(包括运城、临汾和晋城)划分出旱地春播晚熟玉米区、夏播中熟区和夏播早熟区;中部和晋东南暖温带气候区(包括晋中、阳泉、长治、忻州和吕梁)划分出春播中晚熟区、春播中早熟区;北部温带气候区(主要包括朔州和大同)划分出春播中熟区、春播早熟区和春播特早熟区。玉米栽培类型主要划分为普通玉米或者粮饲兼用类型,粮油兼用类型,青饲、青贮类型和鲜食类型。充分发挥品种执法部门的权威职责,严格品种审定,确定区域专业化主栽品种,并保持其生产主体的优势地位,是保证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
2.3推广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是玉米高产、稳产持续发展的技术保证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农业标准化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规范农业生产,保障消费安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是农业增产和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技术保证,是农民增产、增收的迫切要求,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玉米标准化生产是根据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在一定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下,达到高产、稳产和质量安全而制定的配套技术措施。玉米的标准化生产过程就是普及种植新技术、新成果,是培训农民提高科学种田水平的过程,把科技成果规范为农民便于接受和易于掌握的技术标准和生产模式;玉米标准化生产不仅为科学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提供了有效途径,而且对改变传统的落后习惯,促进玉米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的最好途径;同时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也是为了防止玉米生产中滥用农药、化肥造成污染,影响土壤、水体,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持长远生态利益、惠及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发展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必须选择吸收当代的先进科学思想,集成与品种配套的具体措施,形成创新技术体系。根据近年来全国玉米高产创建配套技术工程提供的范例,山西省玉米生产标准化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2.3.1精量粒播,合理密植近年来先锋种子公司引进的玉米单粒播种技术,用种量仅为15.00~18.75 kg/hmz,比现用的播种量37.50~45.00 kg{hm2要节省50%~60%。同时由于等距离单粒播种省工、苗齐、苗壮,株距和营养体面积一致,果穗均匀,从而使群体生产力达到最高水平。紧凑耐密型品种单产达到15 000 kg/hmz,种植株数要达到82 500。90 000株/hm2。目前生产上大部分地区密度偏低,一般在45 000—52 500株/hm2左右,低的不足45 000株/hm2。在目前密度的基础上增加7 500。15 000株/hm2可提高玉米产量750~1500 kg/hm2。即使在干旱瘠薄地区,仍以种植大穗平展型品种为主,适当的增加密度到60000~67 500株/hm2,也能够起到增产的作用。
2.3.2测土配方,科学用肥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表明,在提高单产方面,肥料对增产贡献率为40%~60%。我国化肥使用在各项农业措施贡献率中已占40%,不施肥无法弥补土壤养分的消耗,植物饥饿是不可能高产的。在未来农业中,化肥在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方面仍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但是,过量的施肥既造成浪费,又会对环境造成难以治理的污染。目前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是今后农业高产、高效和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一般高产田按每生产100 kg玉米籽粒需要使用纯氮3 kg、磷1.5 kg、钾2 kg计算,平衡氮、磷、钾营养配方施肥,按“施足基肥、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施花肥”的原则,播前施用有机肥、全部的磷、钾肥以及30%的氮肥,种肥施氮10%,拔节施氮20%,穗肥施氮30%,花肥施氮10%。通常北方春玉米区产量达到12 000 kg/hm2,在土壤有机质> 15 g/kg,速效氮100 mg/kg,速效磷20 mg/kg,速效钾为100 mg/kg左右的地块,每公顷使用有机肥料30~ 45 m3,尿素600 kg,过磷酸钙1 065~1290 kg,硫酸钾315~405 kg。玉米作为高需肥作物,充足施肥是保证其高产的重要条件用。
2.3.3推广旱地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甘肃省在年降水量为300. 400 mm的半干旱地区玉米生产实践证明,全膜双垄沟播较半膜垄作或者是全膜平铺玉米增产30%以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0%,有效积温增加200~300℃,可使玉米提前15 d成熟,旱地玉米的平均产量可达到7 500~9 000 kg/hm2,最高可达10 500 kg/hm2,平均增产1 500~3 000 kg/hm2,从根本上解决了半干旱地区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或大旱之年颗粒无收的难题,这被称为旱作农业上的一次革命。地膜覆盖可使山西中熟玉米由过去北纬350~370推移到北纬390~400,海拔由1300m以下提高到1300~1500 m,扩大了玉米高产品种的种植范围,推广旱地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是山西旱地玉米增产的重要措施。
玉米复播区伏旱普遍而严重,有条件灌水的地方,要浇好底墒水,保证苗全苗齐,在抽雄前后15 d玉米需水临界期,防止“卡脖旱”、满足玉米对水分的需求是夏玉米高产的关键。
2.3.4防治杂草、病、虫为害,化控防倒伏玉米播种后,一般可用40%乙阿合剂(3 000 mL+水600~900 kg/hm2)或者是玉草灵(2400~2 700 mL+水525~600 kg/hm2)等除草剂消灭杂草;用50%多菌灵500倍液防治大、小斑病,用10%的烯唑乳油20 g拌种100 kg或50%多菌灵按种子质量的0.7%拌种防治丝黑穗病;玉米幼苗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 N1 500倍液消灭蚜虫和灰飞虱,防止玉米粗缩病的传播,生物和化学防治相结合防治病虫为害;在高密度种植和高肥水条件下,应用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玉米健壮素(450 mL+水225~300 kg/hm2)或者矮壮素在15~16叶片展开时喷施,以矮化植株、防倒伏、增粒、提高粒重及产量。
2.3.5提高玉米机械化作业水平通过机械化播种可提高播种质量,加快播种进度,增加适期播种比例,实现苗全、苗齐、苗壮,通过机械化施肥、除草、收获,可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节省生产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比。
3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构建多元化的玉米区域经济产业
山西粮食生产的特点是细粮不足,粗粮有余,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过剩并存的矛盾突出。以2008年为例,全省粮食总产量是1028.0万t。是历史上第6个突破100亿kg的年份,小麦产量是253万t,缺口约300万t,对外依存率达到50%以上;而玉米的总产是682.8万t.山西省的玉米常年消费量是250多万t。玉米丰产不丰收,2007年玉米收购价为1.60元/kg,2008年冬降至1.00~1.04元/kg。山西不是全国玉米主产区,政府托市收购缺失,玉米价格常低于国内市场,玉米卖粮难的问题突出。按现在的玉米发展趋势,未来玉米总产可能会达到1 000万~1200万t.按照5%的消费增长,今后5年玉米的消费量大约是300万t,需要转化的玉米是700万。900万t;玉米收获指数平均为0.4,玉米秸秆产量将达到1 500万N1800万t,现在玉米秸秆的养畜利用率不超过30%,尚有1000万t以上的玉米秸秆需要转化。过剩的玉米及其秸秆是重要的资源基础,通过畜牧业和玉米的深加工,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是玉米转化的主要途径。
以吉林省为例,玉米面积占粮田面积的65%,产量占粮食总产的70%,全省玉米产量稳定在2 000万t,通过畜牧业转化,人均肉食占有量居全国首位。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7.75%,产值超过种植业,人均畜牧业收入达到1 485无,占农民收入的30.1%,畜牧业是农业重要支柱产业;玉米深加工也成为吉林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玉米化工醇生产技术全球领先,赖氨酸产能世界第一。长春市玉米工业园区决定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年加工玉米800万t、工业产值超过1 000亿元的中国最大的现代生物化工基地。吉林玉米经济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山西有很好的草食动物品种资源,但是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过程中发展滞后,优良家畜品种不但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反而优种越保越少。晋南黄牛在我国五大地方黄牛品种中,平均屠宰率达到55%~60%,净肉率45%~50%,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均为地方良种之冠,牛肉品质达到或超过国外肉牛水平。而晋南黄牛在20世纪70-80年代存栏量为70多万头,现在不足10万头;以西门塔尔改良地方黄牛形成的“西杂太行类群”乳肉兼用牛,长治地区的存栏量一度达到25万头,而现在存栏量因为封山禁牧而大幅度下降,可是长治的玉米秸秆产量达到180万t,养畜利用率却不到20%,利用率提高至50%就可多养30万头;广灵驴和晋南驴平均体高在130 cm以上,体重在260 kg左右,是全国知名的大型驴优良品种。晋南驴原有14万头,现在不足5万头。广灵驴主要分布在广灵和灵丘两县,以耐寒适应性强而著名,曾推广到13个省区。其次,朔州市的荷斯坦奶牛、晋北的杂交肉用羊、晋西北的绒山羊、洪洞县的奶山羊都有较好的基础,但是产业化的发展速度不能令人满意。山西省畜牧业的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仅占30%,国内外农业发展经验表明,玉米产区同时也是重要的畜牧产业带,畜牧强省是山西农业发展方向的必然选择,畜牧业产值应占到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且畜牧业发展有很大的潜力。制约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饲料短缺,促进秸秆饲料工业化生产、提高秸秆利用效率是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加速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在山西省中部盆地和长治市的交汇点榆次区建设玉米工业园区,转化未来700万~900万t的玉米余粮,不但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后顾之忧,而且将获得千亿元的经济效益。现在需要进行先导性的调查研究,进行科学规划,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把玉米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山西煤炭后重要替代产业之一。
三门峡富通新能源销售颗粒机、秸秆颗粒机、饲料颗粒机秸秆压块机等生物质燃料成型机械设备,同时我们也销售大量的生物质颗粒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