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返乡投资把秸秆变“碳条”
21日上午,颍州晚报记者走进这家公司,在厂区一角,堆放着一堆堆压缩好的成品,掰开后散发出一股清香,依稀还能看出由哪些原料构成。
负责人杨保伟介绍,自己曾在浙江一带打工,看到家乡的政策越来越好,去年7月,他返乡投资400余万元成立这个公司。
这种生物质燃料的加工程序并不复杂。“通过秸秆颗粒机等成型机将秸秆等粉碎压缩成型,加工中不需要添加辅料。处理后的秸秆就变成了生物质固体成型压缩块燃料,不少人称它为碳条。”杨保伟介绍说,这种燃料可供各类锅炉使用,是煤、天然气的补充燃料,使用起来很方便。这种“碳条”非常环保,燃烧后产生的草木灰还能作为肥料。
太和县环保局副局长谢树民表示,在太和县召开燃煤小锅炉整治座谈会时,也把包括兴旺燃料公司在内的新型燃料公司负责人请了过去,让他们和浴池经营者进行了接触。
“昨天刚给县城的一家浴池送去几车。”杨保伟说,目前公司与太和县城的浴池、阜阳一些使用锅炉的单位及江浙地区的大户都有业务往来。
算算账,辛苦但划算
还能免去乡亲“烟熏”之苦
秸秆变身“碳条”项目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市场问题,也不是消化秸秆的能力问题,而是运输成本、储存场地等问题。
杨保伟给颍州晚报记者算了一笔账 :1.5吨秸秆能出1吨“碳条”,秸秆收储、加工生产、运输和工人工资等成本加起来,转换成每吨碳条的成本在五六百元,公司安排人给浴池等单位送过去、堆放好,每吨要卖到七八百元。
除了经济账,杨保伟说,他还非常重视这种新型燃料生产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周边村民不再烧秸秆了,环境好了,乡亲们不用再忍受“烟熏”之苦了,自己心里也舒坦。今年午收季,配合太和县在农村设置的秸秆集中堆放点,杨保伟在太和五星镇周边及界首光武等地的行政村也设置了收购点。“今年政府的支持力度很大。”杨保伟说,他将努力推进秸秆的综合利用。来源:阜阳新闻网(转载请注明:富通新能源颗粒机)